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17|回复: 13

[商业] 牛人谈N家镜头 - ZT

[复制链接]
鲜花(40) 鸡蛋(0)
发表于 2009-7-3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当你真的变成了一个摄影的发烧友或爱好者, 会发现,玩单反的 一个很大的乐趣,在于配镜头, 换镜头:各种各样的镜头,不仅在自己的相机上换来换取,也更多地在脑子里换来换取!经常琢磨 什么样的配置, 是合理的配置,才能拍出亮眼的照片。 网上评论更是无数。道理大家都知道, 狗头到了行家手里, 片子照样亮丽; 可是大多数人, 特别是发烧友, 像我一样, 总觉得片子的质量和镜头的质量关系更大, 谁让那些高手天天拿着好镜头(牛头)啊, 不买几个牛头不过瘾, 不能安心摄影。
0 e# v" A: y) z话又说回来, 除了公家出钱或是自己有影楼业务, 凡是自己出钱的,都希望能把刀用到刀刃上, 也不能每个牛头都买。 于是到底什么样的镜头应当抱回家,便是一个非常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 # x! G, S! O$ i: G
这样,我们首先明确 问题: 自己花钱(不花冤枉钱), 能有一个decent (拿的出手)的镜头组合, 能拍照所有的场合(业余者的梦想), 能安心提高摄影水平 (节约时间是一个现实问题)。 ! R# G5 @3 U( _# l9 _
转换到镜头语言, 至少从广角到长焦,光圈有至少1.4 到2.8, 镜头至少有牛头, 至少要有水旺旺的大眼睛。 ( k% x; Q% @1 O8 I# M4 S
网上有很多很好的镜头配置的评论, 例如123zero, 写的很好,大家参考;那么本文是从另一个角度和网友分享经验, 笔者从1996年拥有第一台NIKON, 目前仍有D200,D50和一台胶片机。 镜头嘛, 终于也稳定下来。
6 f" V* _: t+ [* T& n4 l和90%摄影网友不一样的地方, 笔者的本职工作和镜头的光学设计,制作有很大关系, 也曾经和NIKON的senior sales (高级销售人员)谈过N小时(但是没有谈镜头)。可以从器材设计制作销售的 角度有一点发言权。 * f# y3 Y6 q+ A: h4 j, z6 p0 C
从 商业角度来讲, 尽管NIKON的照相机和镜头,满街都是, 给人感觉一定是挣了很多钱; 但是, NIKON最挣钱的不是这些, 而是给INTEL,AMD制造的芯片用的光学精度要求极高的光学光刻机, 大家一定很吃惊吧。CANON也一样。 在那个行业里, 蔡司还不行。 (不能随排迷信蔡司镜头)。! N' v3 N, U( J. M
换句话, Nikon 投入的人力在镜头上设计的,不会很多很多, 一方面也是因为镜头的光学设计比较经典。 这样的话, 镜头的价格极大的依赖于材料成本和制作成本和新技术。 学过商学院的人或搞商业运作的, 应当明白我说的。 2 V. v3 L4 T( T& z# l' y
大 家大概明白了我的意思, 我们如果知道NIKON如何计算镜头的制作成本, 那就买那个费力气的又相对便宜的和适合自己特殊需要的。 NIKON的工程师自然知道,用料讲究制作费力的镜头, 是为了更好的成像。 很多网友自己作评测,搞得很复杂, 费时间, 结果还不一样,还吵架。 知道我下面的公式,自然就知道那个镜头的成像好了, 也就不瞎吵了。7 n; u3 e$ z: v( ~: g- W6 i
镜头里光学的东西很复杂(我学了十几年),我就告诉大家结论好了:除了千锤百炼的设计(50/1.8)以外,
3 e# w0 y, H# a1 W# _& s5 \(1) ED镜片越多, 色彩 越锐利鲜艳, 非球面镜越多,广角变形越小 。 ( 如果是学术角度的话, 不一定对,这里只是简化一下)( l( m/ z. K. m5 w
(2) ED镜片越多越贵,非球面镜越多越贵$ P( E3 J, K+ K6 x1 m
(3) 光圈叶片越多,越贵! N) E6 ~7 Q0 z' i: H
(4) 尺寸越大,越贵: {% Y( Q9 U$ |+ W0 F5 |
(5) 金属料,自然比塑料好
$ u& m7 H4 z: x" `5 [9 ^6 H3 ^1 Z% k首先,以此来作镜头成像的评价5 R' |* ^9 s- A) I# \  a& Y
(1) 著名的XZP ( 70-200/2.8),5 片ED镜片(最多的), 公认的颜色艳丽,锐利,长焦,不需要非球面镜校正变形, 77mm大眼睛,金属用料,真是没缺点(重,大,D3 上的议论),按我的公式,成像色彩锐利无人能比,没意见吧。买不买,有钱当然买,有货当然买。($1700 US)
" c/ I  x4 v  K(2) 80-200/2.8, 3 片ED镜片, ($900), 好多人拿这个和XZP在色彩成像上比,大家明白了吧,还是有差距呀
; A: D2 U$ C# q: ~' ?  r(3) 24-70/28, 3片ED镜片,3片非球面镜,用料十足, 仅次于XZP, 因为加了nano 镀膜(没什么了不起)和较长焦距(畸变更容易控制), 比17-55成像更好,$1700, 但是 同样的材料,比17-55贵了500美金, 有些过了,要等等。 & \7 R# D: v( V2 w& e
(4) 28-70/28, 2片ED镜片,1片非球面镜, 以前的best, 但是用料不足, 无法和17-55 在数码上对抗, 推出舞台。 , h; Q( u- D, Q' r
(5) 17-55/28, 3片ED镜片,3片非球面镜,用料十足,仅次于XZP,在这个焦段,公认的颜色艳丽,但是饱受争议,都是DX format 惹得 祸$1200.; V- H& X! n) U! B  G3 j/ @4 a
(6) 17-35/28,2片ED镜片,3片非球面镜, 因为焦段比17-55小,因此同样3片非球面镜, 对畸变的控制超17-55, 但是只有2片ED镜片, 颜色不如17-55. K: A; T' n* i
(7) 18-70mm, 3片ED镜片,1片非球面镜, 很多人吃惊它优异的色彩和锐利,3片ED镜片, 和17-55 一样,颜色很好,所以有人觉得和17-55差不多 (可怜的17-55), 但是非球面镜在这么大的焦段少了, 所以在广角有明显的畸变。 $300. 没钱一定要买。颜色如同 17-55, 比17-35 还好, 就是畸变不好。   i& @% U& e7 x; q0 h  ?
(8) 18-135,1片ED镜片,2片非球面镜; 只有一片ED, 色彩不如17-55,17-35,很多人说他干涩, 没错吧, 但是相对来说, 畸变的控制要好($300)' t1 H# q4 x' W( s
(9) 18-55,1片ED镜片,1片非球面镜; 除了ken Rockwell 说它好, 没人说它好。
& C5 q" b9 x/ A6 t& }; ?+ u0 C6 n(10) 18-35, 1片ED镜片, 1片非球面镜; 著名的银广角, 和18-70相比, 在DX format没什么优势, 除了77mm以外的大眼睛和相应的畸变控制。. B2 p8 \1 [5 h! w/ i' b
(11) 12-24/4, 2片ED镜片, 3片非球面镜; 才是数码时代的银广角,3片非球面镜来控制畸变。 ($900)4 B" I" k  A; y5 [% s
(12) 14-24/28, 2片ED镜片, 3片非球面镜, 带nano镀膜。才是数码时代的金广角。 $(1600), 偏贵。 . D( h9 {4 I  i# K0 y1 T
(13) 18-200mm, 2片ED镜片, 2片非球面镜; 不是最好,也不是最坏, 自然最好作旅游头了。 不能出最好的色彩, 也不能出最好的畸变控制。
  a* t  T4 {0 ?2 M* {8 J0 X6 L(14) 24-120mm, 2片ED镜片, 2片非球面镜; 在胶片上和18-200 一样;目前很冷清' d- c1 x0 \8 f4 g( D
我想现在大家对变焦的镜头的评估,有了理论根据了, 很多争论可以结束了吧。 只要记住镜头的ED数和非球面镜数,性能价钱就很容易评价了。) e7 z9 ^; V, p  U( U# M1 Q
对17-55/28, 目前的处境很不幸, 但是和24-70 or 17-35相比, 从用料上而言还是很值得的,相对便宜。 但是18-70对其伤害最大, 色彩竟然不分上下, 加上便宜的50mm镜头带来的大光圈,和别的定焦广角存在,加上人们对未来全副的期待,得到不幸的待遇。 实际上, 对所有的DX DSLR而言, 17-55 无疑是最好的变焦。目前美国的价钱$1200, 我估计很快就会缺货的。 对照一下70-200的XZP 或24-70, 待遇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
' B+ l. `$ U. [! K大家一定奇怪这个方法很实用, 因为对变焦镜头成像的分析,最简单最重要的是这样了,如果有人想亲自设计镜头, 有很多软件, ZEMAX 或 OSLO, 也可以试试。 试试就知道ED镜片和非球面镜的重要性; 有两个原因, 光学设计上, 能少用镜片就少用, 产品上, 也是能少用就少. 讲的稍微多点, 镜头的设计, 大致都定了, 没什么了不起, 中国人也可以很棒 ( 和一些光学老院士谈过, 国内主要是材料,研磨技术, 镀膜的问题); : h& Z4 N  M; g" o( l4 P5 p( E! G5 N
镜片多了的坏处是, 镜头间的来回反射,引起所谓的鬼影炫光麻烦, 所以遮光罩能带上, 就带上, 你不知道设计师很下功夫的;看看 70-200 的遮光罩很长, 17-55的也很长。 所以, 镜片能少最好, 如果少不了, 一定是为了性能。 做过产品的人知道, 多一个零件, 不知到会带来多少麻烦, 不要说贵的了。
! I# [* }: O, k* n试试我们的理论, 我们看一个值得推荐的镜头, 16-85 VR, 2片ED镜片, 3片非球面镜, 带VR,构件和17-35, 14-24,12-24 一样,才640$, 所以大家不要奇怪它卓越的光学性能, PHOTOZONE认为和17-55 一个水准, 一半的17-55的价钱, 还有VR。 如果大家还没有镜头的话, 可以买这个。 一个美国摄影者问我为何16-85这么贵, 听我这么一讲, 马上就买。 PHOTOZONE也没讲清楚为什么。
5 x+ o) v# D, L8 Z1 q  t/ }
! B9 r: J/ G% F6 G6 H5 iED,非球面镜理论, 是用来作成像的评价, 应当是很准的, 但是和价钱是没直接关系的。 但是好像和镜头的 售价有关, 里面涉及到NIKON的定价策略。 先声明一下,本人从来没在Nikon、CANON工作, 如果无意歪打正着说出NIKON的定价策略,那见谅了。本人写此文, 实在是感谢那些论坛上贴好文章, 好照片的摄影爱好者, 和我一样的发烧友分享的。
0 A- S+ a( \/ _* e镜头的材料, 特别是研磨, 很有学问, 基本上是高质量成像的保证。 镜头越大, 越难 ( 哈勃望远镜就是大镜片研磨出了问题)。 77mm 的镜头,应当比67、62、52mm, 难多了, 玻璃的比压模的难, 不用说高档玻璃了。 材料均匀性,纯度的问题, 我们中国好像总是方面有差距。 牛头的镜片, 那是狗头不能比的。 蔡司的做工, 也是最好的之一, 可以注意到蔡司不太作大眼睛那, 能把小眼睛做好就不容易。 9 b+ Z5 E9 y1 y0 |& I" x
对镜头的评价,及其复杂, 除了光学设计, 装配的精度, 玻璃研磨,影响很大。 我充一点, 牛头的玻璃中杂质控制很好, 这是很多人感觉牛头色彩亮丽的原因, 但是即使是行家 ( 我见过的), 拿着镜片也要看半天的,所以大多数人看不出来。 另外一个原因, 是镀膜的水平, 例如28-70, 设计一流, 镀膜一流, 但是 NIKON 显然放弃了那样的, 新的24-70,也是用ED, APSH, 来取代。 因此用ED, APSH, 来评价NIKON目前变焦的成像,是目前NIKON采用的, 有人回帖也说了, NIKON 镜头参数第一条, 就说几个ED, APSH, 这位DX好聪明。 ) ^7 `) d0 R% I7 G3 A
一位DX,问了28-200, 一看是3 ED, 3 ASPH, 显然成像出色, 但是从推出的时间上, 没有VR, 没有高ISO, 在当时是没有太大用的; 如果不是产品定位问题的话, 那倒是说明了 NIKON 那个时候就想开发全副了, 笔者认为那是全副的便宜的旅游头。 0 f$ |0 t  S' m: S% J4 E: y( Q
如果几个lens 的 ED, APS, 数量一样, 那就要看别的了, 设计, 材料,。。。。! u! s0 I/ V* E5 m
镜头的价钱, 很多时候还是做工。 10$ 的TIMAX和一万美元的Cartier 一样走时准确, 但做工是不一样的。 牛头的作工,那是狗头没法比的。 如同瑞士手表。 但是就我们这里将成像而言, 很多时候和牛头不分上下。 如果你会用的话。
3 \$ J$ m+ V- z7 C0 n. C很多人问定焦,回答这个问题之前, 还需要讲一下另一个评价镜头的参数, 分辨率。如同用几个ED镜片说话, 笔者喜欢数字, 对成像的评价最好用数字说话。
; @2 J- @% }' p1 }2 S这 不能不提MTF(光学传输函数), 笔者从研究生设计某种特殊相机时候, 认识他了。 是公认的最好描述光学成像特性的东西。 但是, 它对设计者极为有用, 很多光学设计软件必需有的。对摄影爱好者, 只给参考意见。 主要是因为NIKON厂家给的是最大光圈的特性, 而不是 所有的光圈时候的曲线。 同时, 如果真的有, 行家也会看出设计里的问题或窍门。 因此厂家都不给。 另外一个原因, MTF的准确测量也比较难。 笔者在网上找了找, 觉得还是PHOTOZONE的测试比较可靠, 有主要光圈的数据。 笔者先后和几个德国人相处过, 觉得他们干事可靠, 应当放心, 但是评论结论不一定准, 常常有点酸。
/ R6 w! L# d  F7 G;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 笔者提出的ED镜片和非球面镜理论, 是有效帮助大家理解变焦镜头的, 结构决定性能, 可以从中知道某个镜头的长短处,付的价钱是从那里来的, 对变焦有用, 对定焦意义只是参考, 因为变焦的设计难度,相比于定焦,大很多, 没有硬件的支持不行。 回答定焦的问题, 很容易惹争议。
3 k# I% B8 \8 [7 x/ b+ w从设计的角度来讲, 定焦基本上停顿, NIKON/canon都是全力推变焦。 和变焦相比, 在小于50mm处, 定焦基本上落下风,这都是非球面镜的功劳,有时候简直不敢相信广角定焦的处境,大于50mm, 有很多定焦名头。 因为定焦的设计实在是很容易集中力量, 现有的设计都是经典, 很难有突破, 质量都在镜片上的制作,突破都在作工镀膜上。 还好, 蔡司,真是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优良的作工镀膜硬是将广角定焦的水平提到新地步。 大于50mm 的定焦, 和变焦百花齐放; 大于200mm, 都是定焦的天下。 这是nikon镜头明显的趋势。 如果想知道物理原因的话, 那是因为ED 镜片和非球面镜的成本在广角端成本低的优势表现明显。 & p; e" J0 Y/ }" B
从理论上说, 变焦无法超越定焦;但是实际上NIKON/CANON 定焦不上进, 搞得一个17-55(24-70)/70-200 两个变焦镜头 ,基本上通吃。 定焦基本上靠大光圈,相对便宜或者特殊应用取胜。
( Z1 T! y3 t' Q$ X现在数据说话, 简单其间, 笔者从PHOTOZONE 提取分辨率最大值(即使在不同的光圈下), 来得出镜头的分辨能力, 表中第一列是镜头名, 第二列是工作焦距, 第三列是分辨率1 T" S5 p9 G5 }
在24mm, 如果不是蔡司的话, NIKON中24-70最好: Y/ M' ~$ o  Q5 d8 y
16-85 24 2211  C  w1 A3 d6 w  d7 k" T
17-35 24 2236
! o$ A4 |( a) Y7 D17-55 24 2160
! o0 e, e/ K, o; D. s18-70 18 21410 ?! m+ _1 }2 h% l* v/ ~; _
18-70 24 2110
/ C0 u" u' h# B18-135 18 2223
- q6 @* ~0 K6 ^5 @, j0 x* e0 h# S; Z24-70 24 2319- E4 j: m. h; j; k4 p8 P
N24/2.8 24 2234
4 Z' k; r2 n7 E* A! SN20/28 20 2161
' e4 u5 n6 J8 E/ WZF25/2.8 24 2325
2 E9 G1 g6 D7 Z2 u2 h" D2 S- W# p+ i4 R' C0 Q6 Q& \9 S; t
在40-55mm, nikon中24-70最好, 但是注意最便宜的50/1.8很不错
8 F  d3 o4 Y4 o% W+ s8 K
8 ?4 O: ]! ]8 J16-85 50 2137
" T& b) m0 s4 w! Z17-55 55 2089
* w6 O; i* K6 B% |2 [6 E18-70 40 2074
, d' H& N, i; ~. a8 c6 C24-70 40 2281
& {3 e/ e$ P# j% p50/1.8 50 2250# u! x' E$ T# z7 O3 v8 L- w
1 N7 ], z+ `9 J
* W2 k5 x) H, D' _# V; `
在70-85mm, 70-200mm, 最好% ~. z7 l* [& p1 b0 x1 ]' }" k

3 Y- j* ]) u8 c& U7 e% D3 d16-85 85 2147
6 M7 a- k- [5 D1 X! O, n+ p18-70 70 2053
; c: s" v+ c0 H; v  I18-135 70 2128* n$ V- U4 Y# ~& o0 y4 Q4 |
24-70 70 22121 m. y' _; \+ o/ U5 f
85/1.4 85 2176
* a! ^/ s" ^' B- @" K70-200 70 2296) b5 W  C! g0 Y3 c

" V3 I/ T' ~2 `* [% S: l7 j+ \* v/ S! Q6 V% X  N
笔 者无意给出一个结论, 定焦好还是变焦好, 只是希望数据说话, 如果不考虑钱的话, 从12mm 到200mm, 基本上都是变焦的天下, 但是105,85, 50mm 和蔡司的除外。 蔡司是凭实力比拼, 105, 85mm 是特殊应用,50mm 的性价比无人能比。 一个50mm 的50/1.8成像和$1700的24-70在50mm的焦距处,可以相提并论, 还有比24-70更大的光圈, 无论如何都要有。 笔者经常看着50/1.8, 感慨万千!我想很多人都会有同感。
5 v* z1 ]% p' H! _; e( q' R另外一个名头是,NIKON 85/1.4, 是一个”legend”, 光学设计的传奇, 这个头比的不是1.4, 而是焦外, 焦外如丝绸, 笔者对它的设计很是着迷, 因为所有的光学设计都是为了成像清晰的,这个是为了焦外漂亮的。 如果那位DX有它的设计资料, 请上传。 如果有钱的话, 一定要有。 蔡司的头基本上所有的都比同类的NIKON贵, 除了这个头以外。 可见次头的价值。 当然我也有。
! F/ b% R. ~& O笔者提出的ED/Aspheric lens理论和总结的PHOTOZONE数据, 主要是为了方便镜头的了解, 选取, 购买。 在此用来分析镜头的配置之前, 还是补一下定焦的优点, 很多变焦爱好者忽略的, 因为一个焦距, 定焦可以很容易让摄影者了解镜头的性能, 特别是透视关系, 最佳工作范围,更容易集中精力作图, 因此很多人总觉得定焦照片好。 这也是笔者唔出来的。   H7 H- n9 {2 w  z) [4 Q% T( Q
下回我们谈配置。
. J/ D6 Q: O( @用什么样的镜头, 取决于很多情况。 因此本文注重购买者的定位, 业余发烧友, 不靠摄影挣钱,自己认真地花钱, 喜欢摄影,享受生活。 换句话, 认真的人, 不论穷人富人, 认真的业余就会出片子。 ! V0 s7 F5 y& K6 r" Z- v
第一种: 只需要一个镜头的, 不喜折腾的, 就想老老实实拍片
! L3 n" b( p6 ]3 T1. $100预算, 就50/1.8, 不会错了。 小小的眼睛, 成像和24-70, 17-55等大眼睛不相上下, 还有更大的大光圈。 人文, 旅游,暗光, 风景通吃,DX format or FullFormat 通吃,内行看见了一定会想, 这人没准是高手。 不建议50/1.4, 成像不如50/1.8, 最小光圈不如50/1.8, 要省钱, 一省到底吧。 轻便,好用。 用的是人类光学设计百年的精华。
! l2 s% ?6 G; T2. $300的预算, 就18-70, 三片ED 片, 色彩如17-55好, 锐利, 缺点是非球面镜用的少, 畸变大, 光圈小。 广角端, 最好从24mm 用, 是$300美金左右镜头做工最好的, 最划来的。笔者认为之所以有这么一个划来的镜头, 是因为它是最早一批NIKON打市场的。 和一个18-135比,后者多了55mm, 还买一个价钱。 如果不是太关心做工, 18-135 也好。 那是D200 的挂机头, 公认的最锐利的DX 版的镜头, 如前所述, 颜色干点, 但是旅游方便。 风光头。
% j  k$ x9 n5 a$ `. Z; d3 l5 J3. $600 的预算, 就16-85VR, 如前所述, 光学性能和17-35, 17-55等牛头不分上下。 做工也好, 不是大眼睛, 光圈小了点, 但是VR可以给至少3 stop, 除了暗光活动的没法子,颜色涩点, 所有的光学性能比17-55 好。 16mm 的广角比17宽, 如果只追求成像的, 16-85VR,基本上就是 合适的选择。 推荐。 不建议18-200, 多出来的长焦, 太软, 还不如不要。
( {) m; v" w0 P/ C# t3 J4. 有钱人, DX format, 17-55; FX format,24-70. 人文, 旅游, 暗光, 新闻, 人像通吃。 拿在手里沉点点的, 77mm 的大眼睛, 精致的做工, 心里舒服。 一个专业的万能头, 什么都好。 关于17-55, 多说两句,因为争议很大, 笔者认为17-55 的未来生存空间,在于只想拥有一个镜头的人(DX )。 17-55的问题, 如前所述, 本来是用来作DX上的28-70, 但是因为DX format 的原因, 出类拔萃的17-35, 28-70, 有名的定焦头50, 35, 24, 20, 都进来竞争, 所以处境艰难。 尽管它仍是DX上最好的最有用焦段的变焦头,一流的用料做工, 但是笔者认为17-55的设计出了问题, 没有达到要求:它没有做到真正的出类拔萃。 NIKON的设计师当时没有很好地理解DX format. 这是我想了很久的问题得出的结论, 大概很多人都会同意我, 这是对17-55 最公正的评价。 想想, 过去的17-35, 28-70, 70-200,那个狗头敢叫板。 现在18-70, 有人说和它差不多, 16-85, 测试比他强。 尴尬。 见下表- a: q) i+ E1 q! o! s5 q/ P
. N7 \' {/ j, i
在16-18mm 处
% e4 E, }2 T) R6 I0 q16-85 16 22264 E' n( d$ m& \" e, y
17-35 17 2244$ F* V& [! N8 Y$ B1 g/ `- @' L" O
17-55 17 2200
1 R6 s* Q5 E4 N2 p2 |18-70 18 2141
: {% ~! z% q+ {7 O6 a, _18-135 18 2223
, X3 O# ~+ ^: @$ Y- m' ^. R2 k5 C" O' t+ T
在24mm 处
( [. ^, P1 \: r. I2 A16-85 24 2211
/ Z; @: Y4 d6 i9 e! w) H, u17-35 24 2236
$ ?' ^$ U8 |  x) t1 C1 J  E" E1 y17-55 24 2160. Z7 |' O# k6 n/ w7 K/ g% @& k
18-70 24 2110
4 W: ?1 S. {. u4 Y  y24-70 24 2319( A2 e; Z. D0 y5 E. [2 e
N24/2.8 24 2234
8 f" m" K8 X8 ]$ B7 P2 j0 {ZF25/2.8 24 2325
5 i- V- a# R: w在50mm 处
2 D( _/ F4 c4 p# r8 |; M6 K+ G  U" z& u5 j
16-85 50 21371 ^7 M/ c; z* z: T
17-55 55 20893 u- S4 ?6 L3 D* `" T* v7 F8 x
50/1.8 50 22507 \' a8 b1 K$ j# w/ p

  o' w+ }; W+ ?+ {( P) t! }每 个焦段单独较量, 没有17-55胜利的, 17-55 是个全能冠军, 但是没有赢得一项单项。 所以我说, 如果只要在DX上拥有一个镜头, 那就是它。 或者说,是Cartier手表, 就是点慢, 你要不要它? 如果是全能冠军, 我还是要的, 只要价钱合理。 但是有一点, 它不是legend, 不是传奇。 这决定了它的命运。 4 e' f$ Y! R, Z( O6 I+ y' k
* m) X) J, B4 [3 z# ]  G& ]
第二种: 多镜头组合
9 l+ l2 x3 g, c1 G% A1 ?( y% k5 h; I* |: J
讲之前, 先交待一下, 算下来,sofar,笔者在镜头相机上的花费在一万美金左右,因为浪费了时间和金钱, 其间深感一个简单的理论指导,很需要。 笔者谈过的镜头都用过, 大多数都有过。 " B; v; |. b) B) r, L
5 f" v9 X2 D7 @; q. g$ e
例 外一个笔者深入研究的原因, 是笔者简直不敢相信, 发现变焦在14-200mm, 基本上一通天下。 因此真的拿出NIKON的一个个镜头结构图研究。发现ED和ASPHERINC LENS对变焦的性能贡献极大。才得出这样的经验理论。 一定不完善, 所以才应用PHOTOZONE的MTF数据来说明问题。 笔者是一个一个将PHOTOZONE的数据输到电脑里的。 仔细分析的。 0 D0 I* G4 G, @1 Z

$ |" t0 `% B  _5 j9 O需要 强调的是, 这是针对变焦的, 和定焦没有太大关系。 因为NIKON、CANON硬是将ED/Aspheric Lens的成本搞下来, 那个时候,定焦拼的是设计,做工, 用不起这些镜片。 但是这个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变焦头的性能。 ED/ASPheric镜片对画面的提升, 说明了新材料的引入, 有效的提高镜头的成像品质。 这和¥10的电子表, 和手工的瑞士手表,对可以起到同样精确的地步。
/ K5 v' k# Z; z0 Q* a  }$ |5 v; P  \0 v' y: k4 q
另外, 笔者从未接触过除NIKON,蔡司以外的镜头, 因此笔者的理论主要是用来理解NIKON, 大概只能用在NIKON的上面。8 h" l* H$ ?$ k6 R$ e+ _

* C% k, T2 _0 O- W# l( H每个定焦头都有优点, 但是总体上说, 如果不是蔡司几个新的定焦头的横空出世, 那是全盘退守到特殊领域。 85/1.4, 拼的是焦外(分辨率所以还不如85/1.8), 105搞微距, 还有DC, PC之类的头, 那不是我们玩的。 音响发烧友还记得真空管吧,
# U- \- l* X/ }$ h9 v$ K9 G
( `7 v; ]+ [& s5 R大 多数定焦头的摄影者, 没有意识到为什么他们的照片比变焦好的原因是, 他们很好的用了定焦, 用多了, 对镜头很熟悉, 功夫下到了,自然好。 变焦,如果如懒人那样用, 光靠手指头, 那是没法和定焦比的。 这是笔者另一个很重要的强调点, 认真再认真,有益于下面多镜头的选择。
# a% D5 }7 s0 o/ q
  O8 ~; W; G; x: W0 P' o$ O成 像质量和镜头价钱没那大的关系, 在NIKON里, 50/1.8在自己的焦段所向披靡, 才$100. 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快速了解镜头, 选择镜头, 使用镜头, 然后好好向网坛上出好片的艺术家学习, 出好片,是笔者写此文的愿望。 买牛头就是买瑞士手表, 特别是Cartier ( 不俗的珠宝)。我们来看多镜头组合。 . O+ X3 \  l9 f1 @; s

' ]: q5 Y+ |/ v3 n再次重申一次, 笔者摄影是业余的(文章写的不好, 理解不对的地方,多多见谅),光学是天天受熏陶, 发烧是真的。 进入到多镜组合, 那是进入到一个要花钱的地步, 玩单反摄影的人, 有钱人多,但是艺术家也多, 这里就要谈品味了。 谁让摄影和艺术沾光! 6 @1 E, T, D9 A% K4 t( O

" q1 Q$ Y% _/ q- F/ t3 J4 w/ L我 想品味, 就是知道什么是最好的。 不论多少价钱, 你知道在你手里的是最好的, 因为知道是最好的, 所以会有一种满足, 一种从容。发烧, 就是追求一种完美的感觉。玩过音乐发烧的人, 会有类似的感受。 之所以镜头精益求精, 那也是对完美的追求。 Nikon 有很多偏门的镜头, 笔者不讨论了。 镜头还是要用的。
0 p7 M" d0 M% R+ k% H5 i
: T0 n# j' k; o8 j% O2 s笔者不建议所谓的17-35,24-70, 70-200的配置, 很多人认为那是最好的, 笔者认为那可能是最贵的, 最重的(小于200mm的焦段), 是误导。 如果是公家的例外, 自家的话, 金钱味道如三个镜头的重量一般,太重, 像镶满了钻石的劳力士。 笔者还是喜欢不带钻石的Cartier 的感觉。因此建议最多拥有其中的两个。 如果你说三个头都有, 除了知道你有钱, 你的品味无从谈起。 5 d) J- Y3 b6 Y) G8 K8 S
- C" F+ ]" Z8 A: `6 L  Q1 m" k
器材发烧友, 有收藏的味道。 那么我来推荐一下笔者认为NIKON做的最好的牛头, 70-200/2.8. 或者说, 有那么一点legendary 传奇色彩的头。 如上所说, 有5片ED, 按我的说法, 成像色彩最好。 新版的24-70,有nano 镀膜, 但是3 个ED, 70mm 处, 还是XZP胜。之所以说有点传奇色彩, 实在是因为问世以来, 没人说成像上什么太大的缺点。 D3上的事情, 只是对个别人有影响。 笔者看到一副漫画, 一个人抱着XZP睡觉, 深有感受。 做工一流, 成像一流, 大大的眼睛。 在70-200焦段, 有很多有名的定焦头,但是NIKON用上了所有的, 包括VR,愣使 XZP站住了脚。 建议拥有。 XZP在美国经常缺货。 % M; y2 c% G# ?: Y) W
4 R. F" y2 b& b. f
关 于24-70, 17-55, 如前所述, 那是很适合就玩一个镜头的人。那是最佳选择。 但是想玩的更好, 笔者认为最好在这个最常用的焦段放弃这两个牛头,因为经验告诉我, 在广角端和长焦端, 经常处好片, 几率远远大于24-70、17-55. 如果明白这个, 水平会上升很大的。
8 Q$ Z1 q( Z% V% f" I- T  P0 ^
8 c3 Q) e) G- w- A' J$ e8 R因此, 先建立个工作平台 (不到$750), 先练兵, 笔者天天带着50mm.
1 I  Y* z) ]) M6 U1 I3 M% R
6 N6 Z$ w4 R/ w3 C% t& J0 D, c/ t2 z(1) 对DX, 用 16-85VR + 50/1.8。 16-85VR, 两ED + 3 ASPHERIC Lens, 结构材料如17-35, 14-24, 12-24这些名头, 外加VR超过2.8光圈,在用50/1.8弥补大光圈事实上胜过17-55,, 和24-70差不太多。 你知道手里拿的是目前在DX上成像最好的头, 和那个人类镜头设计上最好最简单的名头。这样的组合, 到那都方便。 16-85是新头, 我认为是NIKON市场定位清晰, 积攒了很多DX经验的结 晶。
# Q* _- \" S  Q- R4 w
  ~1 h9 X/ j0 c" j  r, H(2) 对FX, 用24-120VR + 50/1.8. 24-120 VR, 两ED + 2 ASPHERIC Lens, 是这个波段的合理。美国的一个著名园林摄影师大多数 , 好照片都是用它拍的。
. i; a" ~5 u& d( k2 a
) K! `- l( K6 D然后, 在长焦端和广角端, 慢慢收集名头。 先收集长焦的, 在收集广角的。 因为长焦容易点, 广角要求高。 ; F* F+ I- g0 t8 ?
(3) 长焦端, 70-200/28, 不会后悔的选择。 如前所述, NIKON做的最好的镜头。 85/1.4, 最好的bokeh背景。 这两个头, 都有些传奇色彩。 8514另外一个优点, 光圈大, 暗光摄影, 拍摄舞台, 不会让人误解认为是恐怖分子, (在美国, 是XZP的一个问题)。 注意了, 这两个头, 无所谓DX或FX, 英雄风范。将近$3000. # i: g- v0 E4 Z. N
(4) 广角端, 多用于风光, 不建议大光圈。 最近蔡司的18mm 新头,是3.5的光圈。 如果是高手, 12-24/4 比较好, 如果像我一样的业余, 建议先用16-85 对付一阵子。 14-24/28, 那个样子不太接受。 个人觉得NIKON的广角定焦比较混乱, 一方面被自己的变焦冲击的狼狈, 另一方面被蔡司的头冲击的一败涂地。 尽管大家不太相信MTF, 但是我是信的, 那几个数据看了都不用争论, 几个NIKON广角定焦, 我是NIKON的设计师的话,压力会很大。 因为在广角端, 蔡司的手动聚焦的缺点, 反而是优点了。 如前所述, 定焦头, NIKOn 不思进取, 但NIKON目前一定在努力夺回市场, 不久会有新头的。 因此建议等等, 目前需要处理一下手里的几个广角定焦头。+ {: c% x: o8 q9 y

( y- I* v0 I, e  A- Q) W/ f笔者看了一些回帖, 一些人的水平相当的高, 非常佩服。 更加自认为业余。 & }! A* T5 |) v0 e( U1 T2 k; ?

3 J  G* Z- S# C7 x  T* E! n! s关于光学成像的评价, 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测量方法, 这是引起争议的主要原因。 笔者知道几个美国朋友正在出去开一个测量MTF的公司。 希望他们成功, 可以消除很多争论。 但是争论也是一种乐趣。 0 ^$ T% |0 b7 h: O& `

+ p7 ?+ v4 @& x6 O. }关于镜头的设计, 关键在于一个出发点,这需要很有经验的人, 然后交给计算机。 算得是很准的。 但是好的设计, 需要对工艺的理解。 镜片的研磨, 经常在大规模生产的时候出问题, NIKON的长处在于擅长将高质量的研磨技术, 规模化。
7 G' ^/ X- S+ r* p) d7 g2 s! {$ s3 ~* A4 w. R/ T" i/ z9 p- m
镜头还是传统产业, 利润不高,笔者天天见面打交道的人, 设计的镜头卖$4000. 哈哈! 一个日本的1mm 直径的球面镜还要好几美金。这方面NIKON还是厚道的。' O  G- z6 i7 E; X/ v- d* T
& Z8 P" n2 ]+ Z+ k1 F; f$ R. v& r

" B4 E) a1 s- N& J/ H% G最后笔者评述一下目前NIKON的产品策略和未来的可能有用的东西。 : y% u  ^2 \; V; x) u7 K
2 w/ K, t. B  c2 ~2 i' t# Y
笔 者的ED/Aspheric lens理论, 是为了便于对nikon变焦 镜头理解,在一个的设计理念风格, 一样的质量管理, 应当从成像质量是可比的。 用这个, 可以知道手里的头优点在那里, 然后用在其长处。 (蔡司, CANON, SIGMA, 等, 不可比)。 * c, _. {  @: N3 ~- w6 R$ Y1 H
" R" L: P! E- v" g8 h2 k9 v
定焦和变焦之争, 有点脑子的,都不难得出结论, 定焦理论上是最好。 但是, NIKON, CANON 不遗余力,逆流而上, 硬是让变焦达到了一个和定焦可比的地步, 如果是如果有人疑惑我对定焦变焦现状的评论, 就是疑问NIKON做事疯了。 9 I1 ^5 k0 Z2 W( L/ `

. T/ c5 }' [, Y4 C0 t. f! C) v; B如 前所述, 70-200, 是变焦里面的精品, 一方面得益于人类百年来的设计精华, 伽利略时候就设计望远镜了。 另一方面, 工作在一个艺术表现力很强的焦段, 最后是因为长定焦很重,因此变焦的优点表现的很明显, 一个70-200, 相当于好几个长定焦 。 因此, 用料最充分, 做工好, 用尽全力,VR, 2.8光圈, 做出了的东西, 自然最好,是明智的商业决定。NIKON的钱, 你的钱,全部用在刀刃上。 # Q1 C' P( Q/ P6 @4 U5 U8 ^
4 Y, H. W; j: p6 X
17-55( 24-70), 全能冠军, 但是没有做到出类拔萃, 很遗憾。 这个焦段实在是竞争激烈。 我是NIKON老板的话, 对此应当是不满意的。 我们满意不满意,是另一会事了。 , v! T! x2 B6 x& X6 F; H9 ~

; J& ^- k0 v: [17-35, 14-24和广角端, 我个人认为, NIKON的产品定位, 出现重大问题, NIKON的钱, 你的钱, 都没有用到位。 有人敢想不敢说, 我来说好了, 根本就不需要2.8恒定光圈, 也不需要AFS。 因为广角大多数用在风光, 都是小光圈, 这里面应当利用此特征,收口径,出精品。 NIKON 后期可能意识到了, 推出了12-24/4的小光圈, 放弃了28/1.4的名头, 但是可能因为和CANON你有我也要有的愚蠢想法, 没法放弃从12-200的恒定光圈变焦的产品策略。 结果是, 17-35, 和17-55焦短重复(也是DX format 把17-35搞得), 14-24, 难看的大头,美学上不接受, 不管广角定焦的死活,咄咄逼人的广角变焦, 把自己的定焦逼上绝路, 但是结果都没有做到出类拔萃, 蔡司最新的18mm, 果然是光圈3.5, 不是变焦, 不是2.8, 还是手动, 行家看了, 就知道功夫全用在镜头设计和用工上,结果是不说了。 我想NIKON是该好好反省的。 镜头是要用来满足人民需要的, 风光片, 需要的是CORNER to CORNER sharpness, 对清晰度要求极高。 " l9 M/ B6 z" m: d7 l) K  C

4 w" t) G3 h. l关于NIKON, 已经从一个制作镜头相机的, 演变成一个很复杂的公司, 大家要非常小心全副和DX的争论。 这里笔者大概分析一下NIKON和CANON上的市场策略。
- s( W9 P. l$ i& m9 _  h/ u! M# |6 }+ ~% T
如 前所述, NIKON从光刻机市场上利润惊人, 一台机子, 可以高达上亿, 因为数字相机对芯片的大小要求大, 需求量很大, 因此非常符合半导体芯片的利益, 目前是8英寸和12英寸的芯片,如果懂得话, 可以算一下, 一片出不了几片,这是成本的巨大障碍。 如果需求大的话, 半导体芯片厂可以买更多的光刻机,买更多的光刻机, NIKON获利越多。 目前400mm 的厂子还没有建好, 因此全副的价钱还下不来。 这方面, canon 比NIKON显得商业气息很重, 急不可耐。 但是45nm, 65nm 的光刻机的需求, NIKON和CANON已经很高兴了。
( t: R) c7 v, b: g. U& J& T; l  I/ E, W/ ?# d: t. b( r, H
所以, 从商业运作上, 从自己的利益上, NIKON, canon 需要刺激消费者对全副的需求, 自己可以获利更多。 这也无可非议, 只是大家注意的了。: y, ~# o3 l% z9 q  i. p/ C
& W2 U- p  u. \7 }* J
下 面是笔者最想讲的, 大家应当感受到, NIKON内部, 一股极强的技术力量和顽强的理念, 坚定不依的走变焦路线, 全力攻取定焦的最后法宝, 大光圈。 那手段就是全副了。 这一点笔者极为欣赏, 你说定焦强, 我变焦就是要打败你。 首先用VR, 现在用全副上的特点, 可以用高的ISO, 来取代大光圈的优点。 这一点, 大家可以看到, NIKON没有将分辨率 例如24MP,仍是12MP, 把ISO放到首位。相比 Canon的24MP 相机,canon 显然是把力量放错了地方。 NIKON 12MP的D3, 也是告诉大家, 12MP 目前是足够了。 ) i  F. s2 _6 i2 _7 C( H

. Z" c  O5 ~7 U! w' L尽管网上很多人, 不认可变焦超过定焦, 认为不可能, 但是NIKON 的技术领导层, 就是相信世界上没有不可能的事, 变焦就是要超过定焦。 笔者对此再次表扬, 非常欣赏。
9 B+ e( }- f+ e& m& ?
% d, ~4 E0 C: G( B蔡司, 对目前定焦的贡献, 对完美的追求, 非常欣赏。 / }: b& T# l8 z" b( k. ^) x

5 ]5 L4 L& i: _7 p" x* m从镜头讲起, 讲到变焦和定焦, 摄影无非是一种对美好的追求, 一种对极致的追求。 人生也一样。 全文完。0 i+ Z! E! P4 B6 T( u' W9 i

) O7 ~2 [* }, |2 ?7 x1 _7 K
; ?" w$ L. K' x! o1 i, _5 \[补充1]8 s2 d8 H0 h' }# S3 V( S
: A. U+ n/ t! Q1 r/ c$ v( J
多谢各位的指正。
& R$ R# x  y" j) Z5 k# ^+ j3 `0 D" }) X& ^
因 为这个加减法的公式太简单,担心误导, 还是说明一下这个公式只用于:对“当代”NIKON“变焦”的光学成像的评价,对老的变焦和定焦不合适,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假设:假定NIKON的镜头设计 师在正确的镜头设计理念上。 有个第一位的变焦镜头的设计原则,就是变焦比,是除法公式,来辅助一下如果ED和APSH镜片数量一样多的时候成像评价:
1 ?/ E  l/ F' W% W' `; L( z* ^5 x
* Y- O. G2 ^- p( C/ h) x变焦镜头的变焦比,是衡量变焦镜头的设计质量的一个简单准则, # {) d% e" v) v! |# j# N1 o( L' x

8 ?/ g! T* h* Z好 的变焦头的设计变焦比不会超过3: 14-24(24/14<2), 18-35, (35/18<2), 17-35(35/17=2), 24-70(70/24<3), 17-55(55/17>3); 70-200 (200/70<3),因此在牛头里面, 17-55,(变焦比是唯一大于3的)问题最多。
( S9 f, W( U  m
5 R: D' e4 D% E4 ^* E: f% Y/ V% f1 q8 }' E18-200,(200/18>11), 和相同价位的16-85,(85/16>5), 论成像, 一目了然, 当然是16-85好了, 所以觉得多出来的还不如不要,但是18-200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0 k& ~" {- x% I: @. u5 n  g# D7 t2 y* x% O
18-70(70/18<4), 和相同价位的18-135(135/18<8), 成像水平也是可以看出来的。
- r. k& n. c4 a( U& A  {
* R4 x+ K& \5 D所以, 在$300价位的DX format, 18-70最好; 在$600美金价位的, 16-85最好。如很多XD建议, 但是这两个还是不要和17-55对比, 那里的玻璃,镀膜,导致的油润亮丽,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笔者正在和XD们研究。
0 d2 b/ I& C  J) M8 Y2 H2 [. g) R, g9 ~2 W1 h, s5 K
9 a& ?1 j0 F5 J9 k+ o( i
18-70(70/18<4), 和相同价位的18-135(135/18<8),+ S0 d$ d4 z. {7 J! Y6 L3 D
: Y9 z( N* M$ r6 y, V& X- H
[ 补充2]$ o" d, V/ p  `2 B

# A+ h/ e$ w" w% |% d6 _  D, m17-55的争议比较多,帖子里面用的词语不准确, 需要重新讲一下。! M' v- p: g3 d  C- W

5 |/ J6 A# Q1 T* u2 A1 y- ~17-55 是NIKON推出的牛头, 用料作工,都是一流的,恒定2.8的光圈。也采用了很多新的理念,例如2.8光圈一开,成像就很不错。颜色也很好,NIKON给了个金圈标记,本来是取代 28-70这个胶片牛头的, 是全力做的,色彩很好,不是狗头可以比的。但是和所有的NIKON变焦牛头相比, 出现一个不该出现的现象,经常有狗头在画质上叫板。 大家想想, 70-200,14-24,24-70,抱怨的不是重,就是不方便,或是贵,但很少抱怨成像画质的。0 i* K) C6 b. Q  j) x
6 F0 g7 |# G1 A: y2 w& p
17-55的设计失误,在于NIKON 当时顶级的镜头设计师层面, 放松了对变焦设计的要求,是一种不严谨的态度,或是为了追求方便,牺牲画质的妥协。 这一点在对变焦比的放松表现的最明显, 17-55是2.8光圈专业镜头里面,唯一的变焦比超过3的。在同期, NIKON还推出了18-200,18-135这样的大变焦比的镜头, 是那个时期设计理念不太严谨的标志。 如果没记错的话, canon 的17-55, 就没有红圈。) J5 b6 i. x4 V$ F' U

, I) G# ~9 y( a8 R目前, NIKON知错就该, 18-200, 转向16-85, 18-135 转向18-105(加VR), 老老实实缩小变焦比,提高画质。 新出的24-70, 还是牛,就是贵。 所以17-55, 好还是好,不是传奇了。
- e* A' {- S; R3 }+ s; u+ }' F% k5 H8 T0 R
[ 补充3]9 j* X% S% z# @' W' y: Z

- W7 |5 p" Y- w+ Q/ y8 h" x北美高科技战场上的经验是,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 技术上没有不可能的事,都是越来越好,换句话,艺无止境。 换到镜头里, 例如,大家都很难相信变焦比定焦好, 但是14-24那个大头, 基本上打败了目前所有的NIKON 2.8光圈的广定焦。+ R: g& ~# p$ ]. N6 c- i

* f: j2 C  I" `; x" {+ L同时,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2002年那段时期,2.8光圈的专业镜头变焦比不过三的设计理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进步扩大;未来的时候,一颗2.8恒定光圈的变焦镜头从18-200mm,也不是不可能。未来的NIKON镜头,也可能全部不用ED,ASPH。
0 j$ ]5 w* z0 U1 T4 U1 w4 d, e6 K4 t& k7 }$ q! x1 ^) R$ b# \
所以帖子里的ED、ASPH的说法和变焦比的说法,都是片面的,只是提供一个理解NIKON当代变焦的角度而已, 一定是对特点时间内,特点的产品线。 + }( J% V! F1 q# i# R" v

, `+ z, g4 q' u% I7 ^另外,很多XD提出, 蔡司光刻机和ASML合作,市场份额第一, 所以,蔡司还是光学里的老大,NIKON是老二,这里更正一下。
6 [* a7 L) g4 W0 y( ~' N2 H. @) l% T/ a
' D* `" f- O" W- ]8 a[补充4]' o$ j% \; o5 U. o, U
/ x' U' v% i: l  t) |, R9 ^
文中用词不妥, 还是要对拥有所谓的14-24,24-70,70-200的XD抱歉一下,品味之意, 实际上指,用好一个焦段都不容易,更不要说3个了,反感炫耀之类的发烧而已。喜欢摄影的人,多是追求品味的人。还是各位XD 多见谅。' \/ i. ?, g* P" n# o

2 v% ]+ r3 [" W; h另外,对14-24/2.8,那个大头, 尽管感到2.8光圈广角用处不大和难看(个人意见),但是还是能感受到NIKON技术上的巨大进步,一种技术力量的展示, 一颗出类拔萃的牛头。
% l3 F' ]) R2 E
: [' h' X; f, G  f5 t( S[ 补充5]! w& f: N+ L6 D$ B4 l
2 C4 F1 S/ E: \7 l0 Y
去掉个人见解和语言水平的影响, 避免误解,还是把帖子里的科学和工程上的东西认真地补充一下:# b& q: _& y+ H* H
/ Q3 z) V) g% @4 E+ n: T+ K
(1)变焦的现状: 不论NIKON、Canon,Zeiss等, 目前(这个词很重要)的水平,对2.8这样的光圈, 变焦比在3左右, 才能和响应的定焦画质相比。
4 j+ j9 P" y  j(2) 变焦的进展在高科技时代,相对比较慢, 主要原因是对色散和场曲(field of curvature)的控制很难,这是ED片和非球面镜在变焦镜头里面起到巨大作用的根本物理原因。尽管克服这些困难的方法还有一些,但是在市场需求和成 本面前, NIKON显然认为这样是最合理的。
% t- ^/ K/ [* h0 W; s- C(3)广角端,非球面镜很重要, 长焦端,ED很重要。 例如, 70-200/2.8的色彩好的名声和使用5片ED很有关系,但是即使这样在200mm, 还是有点软了。 对200/2.0, 使用更好的ED片才行。在14-24里面那个灯泡般的非球面镜后面的技术水平决定了它是目前广角端最好的镜头。 4 n$ I% D0 G, n: y% G* A( b1 V7 `
(4)为了简单起见,没有考虑ED,APSH这些镜片,大小,质量上的差别,大家自己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 S$ w* X" R3 t* h
2 I3 E' k9 m* x9 \: M[ 补充6]. g* M: Z% i7 `% R% R
% O# _8 u4 O6 I# }, ]9 \) F
不论镜头贵贱, 不谈艺术光线构图, 献上以爱“美”, 好“色”,认认真真享受生活的主题片结束, 和发烧友共享。
鲜花(4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7-3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屋脊上的帖子,解毒,防毒?大家自己看吧
鲜花(645) 鸡蛋(4)
发表于 2009-7-3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你真的变成了一个摄影的发烧友或爱好者, 会发现,玩单反的 一个很大的乐趣,在于配镜头, 换镜头:各种各样的镜头,不仅在自己的相机上换来换取,也更多地在脑子里换来换取!经常琢磨 什么样的配置, 是合理的配置 ...
6 t0 W* }  J) a$ r: r& D5 |3 z, F# M3 R4 q& k
笔者不建议所谓的17-35,24-70, 70-200的配置, 很多人认为那是最好的, 笔者认为那可能是最贵的, 最重的(小于200mm的焦段), 是误导。 如果是公家的例外, 自家的话, 金钱味道如三个镜头的重量一般,太重, 像镶满了钻石的劳力士。 笔者还是喜欢不带钻石的Cartier 的感觉。因此建议最多拥有其中的两个。 如果你说三个头都有, 除了知道你有钱, 你的品味无从谈起。7 s% F: s9 T* |' D* b2 c. w
yliangca 发表于 2009-7-3 13:19

6 E) |' B  L8 k: p3 a. I9 u
6 t, O$ Y+ L* T1 p0 k% y( V) y' N为了表示兄弟比楼主有品味, 原本打算上全这3个头的, 现在改变主意了 ~  
鲜花(4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7-3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为了表示兄弟比楼主有品味, 原本打算上全这3个头的, 现在改变主意了 ~   1 N( B  d/ O; A2 }1 t# D
酷暑严寒 发表于 2009-7-3 13:48

/ ?$ J0 l% F/ x3 `& w4 \
0 Y& K! ^: b+ T7 m4 S+ {2 @  h你有50/1。8就说明你比我有品位 ( I1 |* |9 ]7 ]& b" t

' F: \  c3 a& |0 Q' v。。。但是,现在天猪比你有品位了:他在用你不愿意用的50/1。8!!
鲜花(645) 鸡蛋(4)
发表于 2009-7-3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有50/1。8就说明你比我有品位 " d: r. j6 i. t# M: _2 E: W
. H- K; q+ l) W' `7 G! _
。。。但是,现在天猪比你有品位了:他在用你不愿意用的50/1。8!!: H2 B' S% G/ ~  L( ^
yliangca 发表于 2009-7-3 14:05

# u6 A: x) ?" E; K4 \你还别说, 我已经好久都不用这个颇受好评的便宜标头了, 如果真打算上个 24-70 F2。8的话, 估计这个头就更不会用了 ~  
鲜花(123) 鸡蛋(0)
发表于 2009-7-3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The author has very strong knowledge background on optical instruments, the article really showed some good ideas to new DSLRers. Adequate analysis, good ideas and reasonale suggestion. (Y) good job!
鲜花(120) 鸡蛋(0)
发表于 2009-7-3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好文章,看了一半,湿了。% u' [( h  B9 k/ J9 z; y
——啥也别说了,赚钱去。。。
鲜花(12) 鸡蛋(0)
发表于 2009-7-3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认为14-24还是很值得买的
鲜花(8) 鸡蛋(0)
发表于 2009-7-3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字都认识,但还是看的一头雾水稀里糊涂,那些参数在我眼里如同天书( s0 w$ T& ^* F! @- D. E: U8 P
不过总算知道了一件事,那就是50/1.8非常超值,我非常想下手哦弄一个,哈哈
鲜花(645) 鸡蛋(4)
发表于 2009-7-3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每个字都认识,但还是看的一头雾水稀里糊涂,那些参数在我眼里如同天书
& q# T+ w- [$ r# h. m/ g不过总算知道了一件事,那就是50/1.8非常超值,我非常想下手哦弄一个,哈哈
4 l) h4 }; n, _, H6 O笑菡 发表于 2009-7-3 19:52

0 k$ u& Q8 N9 K$ q总有一天,你会都明白的 ~
4 C( r. t/ w! Q4 j: T
. S) X5 N* |4 C3 s7 Z! v: y* w: G( W* k50 MM F1.8, 值得拥有 ~
鲜花(645) 鸡蛋(4)
发表于 2009-7-3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看了一半,湿了。* s$ V7 w% l8 p3 L9 r. {) _
——啥也别说了,赚钱去。。。' G8 N# ?: Z7 {  j/ q+ J" m
竟陵残雪 发表于 2009-7-3 18:24

1 _$ z, F) a5 K看这个,竟版都能湿?
鲜花(12) 鸡蛋(0)
发表于 2009-7-3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总有一天,你会都明白的 ~
/ T6 t5 {; D% L, f- E0 J
5 i' Y( T5 W- W50 MM F1.8, 值得拥有 ~
  {( j' n, s$ ~& x- g) D) h酷暑严寒 发表于 2009-7-3 22:24

% e8 {! V5 E: o: l4 n; S8 y) a( d) @5 b+ _0 g6 R( E* V2 ~
50mm f1.8D教会了我很多东西,可以说这个镜头帮我决定了以后应该买什么,不是漫无目的的乱买
7 q2 T  u& @- j2 ~& W6 `还在学习中
鲜花(38) 鸡蛋(0)
发表于 2009-7-4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此文请器材版主酷暑认真学习。。以提高对N家器材的专业水平!
理袁律师事务所
鲜花(645) 鸡蛋(4)
发表于 2009-7-4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此文请器材版主酷暑认真学习。。以提高对N家器材的专业水平!% W1 N0 m& S' j& m6 B# z% s
皮球 发表于 2009-7-4 10:19
# {) v* n' f! `0 e1 u' k
嗨,这都基本上倒背如流了 ~
理袁律师事务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11-13 10:15 , Processed in 0.25094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