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75|回复: 2

【轉載】达摩难陀法师《法句经》-- 习惯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8-8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Do good again and again
! d7 R& X) a, N, X5 I3 [9 ^9 GShould a person perform a meritorious action, he should do it again and again; he should find pleasure therein: blissful is the accumulation of merit.
) Y3 E9 }* H7 d( P" {; K/ S6 w
" `) T7 T$ ?* d1 A' Z; mVen. Nàrada, Dhammapada5 B9 }- c& |& n/ L* G
' ~6 Y' N9 j2 G" w" e; T+ T3 b' ]: J
Ven. Kakkapalliye Anuruddha Thera 解释了以上的偈诵。& r1 |0 P! ~0 V
+ [5 k) n7 ^3 y& r+ v+ k% y" \* z# e
当一行为重覆时,它会成为习惯。习惯会影响个人和社会,例如吸烟的习惯,它对个人和社会都有害。当吸烟的行为持续,就会成为习惯,心会习以为常,习惯就能控制人的行为,人成为了习惯的奴隶。饮酒也是一种坏习惯,它会损害身体的健康。佛陀曾说饮酒会削弱人的理解能力,变成愚蠢的人。根据现今的医学,饮酒会破坏脑细胞。有时人习惯了说谎,小孩子可能认为这很有趣,但不经不觉会变成习惯。说谎是一种坏习惯,人在有意识或无意识下说谎。
7 K" b5 [" r" A+ m& ^% t
6 ~9 f6 E& O( Z& Y8 o; i* A6 AAmbalatthika-rahulovada Sutta 记录了佛陀教导罗睺罗 (Rahula)的故事。罗睺罗在很年幼便出家,佛陀知道小孩子觉得说谎很有趣,於是教导他不要养成这坏习惯,指出说谎会损害个人在别人眼中的人格。佛陀把载满水的水桶倒转,然後吩咐罗睺罗再倒转水桶。" [, e5 O' m1 _

" I# ?- u9 V2 t2 S1 o佛陀问道:「罗睺罗,水桶最初是载满水的,现在还有多少?」
2 J& N( v, i+ q( n) L" x5 ]9 A+ y/ Y* S
罗睺罗回答:「水桶只有很少水。」% L! G! R5 L; D

4 d  t* J: U. `) r( C7 m佛陀问道:「罗睺罗,这就正如一个说谎的人,他的人格就如少量剩馀的水。」! Y2 V" G. k/ y

  e1 M' x4 R4 Y: U% P习惯在某程度是一种业力,它由重覆的行为造成,而行为则是业力,习惯是业力的象徵。0 T4 S4 P0 l* i* }

- _/ u; j2 C  o6 a: }这首偈诵有关一位女神,她是大迦叶 (Maha Kassapa) 的支持者。大迦叶住在森林,过着刻苦的禅修生活。有一次,大迦叶进入禅定,维期七日。在出定後,他到村中化食。一名妇女看到他,知道他是一名修行人,於是把一些食物给了他。根据佛教的说法,任何人供养出定後的比丘能带来善业。虽然她只布施了很普通的食物,但因善心而在死後成为天神。0 g8 J3 K% p4 a" H& \) h
& Y1 R) Z9 t& [& A$ o2 t) V1 j& X" s
有一日,这天神回想起前生的情景,记起曾布施食物给大迦叶,希望能成为他的仆人。早上,她到了大迦叶居住的森林,变身成人打扫大迦叶的茅屋。後来大迦叶发觉有人为他打扫,最後终於看到她,便问她为甚麽会打扫他的住所。大迦叶吩咐她不用再来为他服务,因为他喜欢单独生活。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8-8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Do not do evil again and again ( ^! a3 M' A- g; e
Should a person commit evil, he should not do it again and again; he should not find pleasure therein: painful is the accumulation of evil. : C; P0 R% b7 d0 h9 O- U! N
Ven. Nàrada, Dhammapada
- D" Y4 M2 \) @; G2 d. Z+ D1 f3 R0 Q
& u. |/ n! |0 g# F7 a# HVen. Kakkapalliye Anuruddha Thera 解释了以上的偈诵。
9 [8 {5 m7 m% ?& y7 a/ D6 C0 N
7 |# X: d7 h0 j3 y不道德的行为是指对个人和社会都有害的行为。我们日常生活作出各种的行为,若同时有益於个人和社会就是好的行为,只对个人或社会一方有利则不是,这是佛教判断行为好坏的其中一个标准。佛陀教人不要作出不善的行为,不仅要避免重蹈覆辙,还要打消所有重犯的念头。这好像法官在判决时劝告犯人不要再犯案,否则会被重罚。 & I/ F0 r- a+ s" v. ~
  n0 Q8 z* H+ G. x! W. t
佛陀教人要消除不善的想法。不善的念头先在心中生起,再经身体或说话附诸实行,这就是佛教所指的身、口、意三业。在道德方面,单有念头而没有行为不算是违反道德或犯错。然而,从宗教的角度,生起不善的思想已是错误的。 7 |% {8 F6 F  Y- V1 u8 D4 m9 V: u

# v( h$ F: z) y+ B佛教只为僧侣制定戒律,规範他们的行为,而对在家人只提出建议。在佛陀说法的初期,僧团并没有甚任何戒律,因为各人的操守非常好,只按照当时的习惯规範。社会有很多的法律,人若违反的话就会受到惩罚。另外,社会亦有很多的习俗,当人作出有违习俗的行为会受到别人的批评,但不会受到惩罚。 - V* \* @  \9 b8 s

( N7 g  v+ f! P4 {. [+ d" ?6 s( }! e佛陀指假如某行为有违内心良知,就不要再做同样的行为,当生起再犯的想法时要立刻制止。偈诵的故事讲述一名比丘违反了戒律,他被带到佛陀面前,佛陀劝解告他不可再犯。
鲜花(68) 鸡蛋(0)
发表于 2010-10-2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11-1 22:25 , Processed in 0.177965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