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327)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PTL 于 2010-11-14 22:35 编辑 5 @+ q& F) B) [/ D! Y
% r; w9 @& t: E4 w讲到禅修,人们都认为禅修需要打坐、闭目养神等而不知道禅修的目的是什么?怎么样是禅修?学佛法者应该了解禅定与经常实习禅定。
+ v4 v# d# e5 c7 v* e7 I: j9 Q; z; n+ M+ x1 r; m# X% b; f3 x
如今,禅修在世界上已经成为很普遍的修行方法。世界上有许多人,或许是东方人,或许是西方人,都被禅修所吸引,有很大的感兴趣。然而,在这许多禅修的人之中,只有少数人真正了解禅修的目的。- V) v6 }: f/ y2 @
1 D" p2 F% m# F I* t0 t9 ] , o: F* p5 ]0 X7 R
" p% p$ h4 j* h# q" A一、禅修的概念
4 A! O& s& U6 E4 Q
) [- i* h, B9 X; X0 h实际上,“禅修”(bhaavana)包括“止禅”(samatha)和“观禅”(vipassana),其修行理论和具体修法在阿毗达摩及其注疏(如《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里都说得非常清楚,只是大家由于无知、邪见或懒惰而不愿意去学而已。正如明珠被弃于大路上被千人踢万人踩,却没有遇到真正识货的人一样。可为之深深叹息!7 N' M, k$ U5 p) s
. `$ p' y4 W0 `/ L2 ~我们每天实习禅定主要是为了照顾自己的心。禅修的目的是消除烦恼与痛苦,获得觉悟与解脱。
. |* L O' e8 \9 i. ~9 M; }0 r, h" S+ ]2 F2 ^7 r( Q
“禅修”这个名词的巴利文“bhaavana”,按照原始佛教的说法,“bhaavana”包括了“止禅”(samatha)和“观禅”(vipassana)两种,分属于“戒定慧基本三学”中的“定”和“慧”。8 q2 r2 _) r6 |: u& D
: @8 _- F- h- G# b# y# Z
原始佛教以后的佛教各宗派虽然都使用“禅修”这个名词,但是实际上各宗派对“禅修”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解读是很不相同的。在这些解释中,有的解释与佛陀当年对“禅修”的解释一致,有的则有很大差异。在汉传佛教中,相当多的人把“禅修”仅仅理解成“止禅”(samatha)的修习。% u/ c& Q. A y1 a
7 W! _& Z+ Q h r& y按照大小乘佛法共许的教理:以“善心一境”为特征的“止禅”(samatha)就是通过心念住在某个特定的对象上来镇伏“五盖”、现起“五禅支”。汉传佛教常说的一句口头禅“一心不乱”就是“止禅”的一种“马马虎虎”的说法。这种“止禅”能够把修行者的心从不善心中拉出来,暂时住在善心之中,从而暂时地截断烦恼的相续。但是却不能拔除烦恼,也不能够直接导致行者的“觉悟”;真正能够从根上拔除烦恼,增长行者的智慧,最后导入解脱的是“观禅”(vipassana),其修习方法是培养在烦恼还未生起之前当下就能觉察到并在当下就将即将生起的烦恼流截断的慧力。这两种bhaavana的修行理念和修行方法都是很不相同的。其中vipassana正是佛陀的教法与外道不共的地方。外道的止禅(samatha)可能修得相当高明,但是却不懂得如何正确地修习“观禅”(vipassana)。
5 p+ Q0 h, f d" s1 }$ u9 Q9 P
/ A. g) i1 M5 v* n" V$ U
+ d& V$ g. ]6 f+ o% P1 y- l2 s
( j6 w" j" n8 N6 @二、禅修的意义与作用" O% R, V1 t% H- _
, v4 y- ^4 y) S8 w- W4 [/ |消除烦恼与解脱痛苦,首先需要认清烦恼心的特征或作用,必须了解烦恼心生起的各种原因。此点在汉藏佛教界中是非常珍贵的、标准的正说。实际上,“认清烦恼心的特征或作用”及“了解烦恼心生起的各种原因”都属于“八正道”中的“正见”的范畴,符合原始佛教中佛陀对“‘八正道’以‘正见’为眼”的开示。没有“正见”,任你有“孙悟空”的本事,修得再刻苦,都是“南辕北辙”的“盲修瞎炼”,都是不可能达到解脱的。汉传佛教中在这个问题上看不清楚的人相当多,其中还包括了教界许多权威人士,对众生的误导是很严重的。
+ D$ b9 E2 Z9 L: [4 t
7 A% z) x5 ]# H+ a& E关于此点,宗喀巴大师说明了助长烦恼生起的六项因素:一、业的习气,二、外境,三、恶友的影响,四、依从错误的教导,五、习惯,六、错误的概念:
) p9 y& K# Q+ ^5 A' j% d8 v* x* M* m* ^5 l* ~- @4 Q2 @+ M6 ?/ {
第一、业的习气:造成烦恼的基本原因,是过去所做的不善业,存留在意识田里的业习。因为无明、贪欲、嗔恨或其他烦恼的驱使,各种不同的习气,亦即,业的种子,都种植在心识中。一旦情况合适,这些种子便成熟,再次生起烦恼。
) S3 v$ y, H2 Z3 b0 f2 C/ C5 K
1 ^9 l3 M0 D) P8 h+ C" q1 `7 @: b第二、外境:大部分情况下,外境当前,而业的习气又在你心中,烦恼就生起。眼识接触到事物,心不知不觉便怀有贪念,沉溺在外境。佛陀用了一个简单的字眼来描述,称我们所居住的世界是“欲界”。我们现在可以更清楚的看出,这是一个欲望的世界,欲望就在这里。烦恼心接触到可欲的事物,导致“迷信”,并产生更多烦恼。使人生起烦恼的外境,和业的习气一定有所关连。所以它的术语是“依他起性”。我们的心念里可能有一个特别“执着”的业习,当我们碰见具有相似特质的外境时,我们的欲望就被发动了。如果遇见的是使我们厌憎的事物,“欲望”就不会引发。
* W- y8 R7 l$ s, }& V* a0 ]
6 s/ W: }! a5 y“欲”这个词的汉语翻译是比较混乱的。“欲界”中的“欲”、“欲望”中的“欲”、“爱欲”中的“欲”、以及作为心所法之一的“欲”的含义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在巴利文里对应于含义完全不同的名词,切不可因为其中都有一个“欲”字而将其意义混同。
' y+ C/ x0 J& Y' f/ h. x/ R% G* m6 A' o
9 q4 l) x4 I& _9 u6 I“欲界”的巴利文是kaamaavacara,其中的“欲”字是kaama,指能使人产生种种愉悦的感觉的诸法(包括各种感官刺激);“爱欲”是“欲取”(kamma-upaadaana),属于十二缘起支中的“取”的范畴;“欲望”的含义则对应于十二缘起支中的“爱”(ta.nha),包含有对适意的境界产生贪恋的意思;而作为心所法的“欲”的巴利文则是chanda,则只有简单的“寻求所缘”的意义,类似于现代人所说的“把注意力投向某个目标(所缘)”,本身是非善非不善的。在这四种有关“欲”的说法里,“爱欲”和“欲望”是不善的,心所法中的“欲”是非善非不善的,而“欲界”中的法也并非全都是不善的。这里相差甚大。由于汉语把这几个名词统统都译成“欲”,结果自然会造成严重的混乱,甚至导致歪曲佛陀的教法。如古今中外都有许多人(其中包括相当多的教界权威人士,主要属于禅宗)都认为“我欲成佛”、“我欲解脱”本身都是“欲”的一种,都是一种执着,都是“成佛”、“解脱”的障碍。这种观点是非常要命的,本身就与佛陀的教法背道而驰,会严重地破坏行者在三宝前积累的种种善根(特别是宿慧)。而这种错误的知见,就来源于“望文生义”,分不清“爱欲”和心所法中的“欲”之间的关系。其“自误误他”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7 R/ V; ]+ h7 O% X- s$ I+ }
/ X: Y* z9 {" e) @# {1 }$ C% j2 L按照阿毗达摩的说法,所谓的“外境”,实际上就是“色”、“声”、“香”、“味”、“触”、“法”这“外六处”中的对象,统统属于“六尘”的范畴,其中“法处”还可以细分成“受”、“想”、“行”、“法处所摄色(无表色)”和“施设”等五类;当“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中的某一个与相应的“六尘”相对时,就会生起相应的“六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最初生起的一个刹那的“五识(眼耳鼻舌身)”和“意识”本身都不与烦恼相应,而与烦恼相应的心是在这个最初的心熄灭之后继起的若干个(到底是几个视具体情况而定)心识刹那之后才生起的,不是心识一开始启动时就有烦恼,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就根本不可能解脱了!这点非常重要。
8 L1 @- w3 c1 N/ Z0 Q; C$ b* L3 W* h, N; r
“习气”确实是“业”的一种表现形式,属于十二缘起支中的“业有”的范畴;而烦恼的生起却不是以“习气”为缘的,按照十二缘起的说法,烦恼产生的近因是“爱”和“取”,远因是“无明”,而“有”本身也是“爱”和“取”所导致的结果。6 C; s' v2 S( n, \
, Y) S2 s1 {% _在唯识宗的说法里,“依他起性”本身是非善非不善的,而烦恼产生的根源不是“依他起性”而是“遍计所执性”。! h/ q! J F1 t3 K9 U
1 q7 r. h8 P# _- r0 u* T* u1 |
按照标准的说法,“眼识”是在“眼根”与“色尘”相对时生起的,本身“眼识”不会接触“色尘”。) M6 K' r0 n3 Y/ K
5 ^. S( C( g9 E* D8 g6 k* m“迷信”这个名词相当于佛教所说的“邪见”。而“邪见”的产生并不能归罪于心与外境接触,而属于与“取”中的“见取(包括戒禁取、我语取等)”相应的法。7 i8 J9 r. h. \& ^9 r, l" ?+ d, ~
* S$ }. q l& N% ~
“执着”的巴利文是upadaana,就是“取”的异译。" J* p0 L( }% E# Y. _' r
; X& V7 Y( H8 G! P/ q- z! k第三、恶友:这项因素是外在的影响力,包括误导人的恶友,提供令人生起烦恼的资讯,使我们迷惑的熟人。因此,结交的朋友,密切来往的人,都很重要。我们的身边人都爱赌博、喝酒、抽烟,如果我们有一些自制力,可能在一段很短的时间里不受影响。但是,不久之后,因为环境的影响力量太大了,就无法控制自己,于是我们开始赌博、喝酒、抽烟。这种影响力很难对抗。检查一下自己的生活,我们会发现许多例证。. a8 J1 N4 t; v- A: v$ _% a
5 _5 ^# J6 T5 W+ K. v1 ^" n“恶友”严格来说也属于“外境”的范畴。只是宗喀巴大师为了强调而特意把其提出来了而已。
/ t/ h; P9 s8 J& A
3 l; [. X- R, M0 D7 ^对于初学者来说,由于自己本身就有这方面的宿业,只是未遇适当的环境表现出来而已。按照阿毗达摩中的说法,以这种形式表现出来的烦恼称为以“随眠”形式出现的烦恼,与“现行”的烦恼是有区别的。“恶友”之所以能够对我们起到坏的作用,其根子还是在于我们自己心中的以“随眠”形式出现的烦恼。要怪只能怪我们自己,而不能去怪“恶友”来诱惑你。2 W7 ~, E# B4 `* u( P2 R# V; A
6 n( A: W- D. k$ P
在没有镇伏“随眠”时,我们最好离“恶友”远一点;但是在自己的修行已经成熟到足以消灭所有的“随眠”之后(按照原始佛教的说法,这必须证得阿罗汉果!),“恶友”对我们也就不会再有任何影响了。
B7 A3 v) H$ d
9 K, P8 l5 ^. n$ w: b# g第四、依从错误的教导:是指我们相信某人是特别的老师,所以听从他,并且依从他教导的所有错误观念。任何品质的教导,都可能很有趣,但是,当人们对某件事情感兴趣时,经常只是意谓渴求信息。这种现象在孩子身上也可以看出来。我们吸收了许多信息,但是,没有融会贯通,也不分辨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有害的。事实上,几乎每一种流行的世界文明,包括书籍、杂志、电影、电视等,都制造了愈来愈多的欲望与迷信。如果缺乏明辨的智识,错误的观念与知识,会造成更多烦恼。佛陀在《增支部?3集?第65经》里是这样说的:$ i7 Z# ~: f, U( N5 J L
9 L) ~# e! E6 b' [) ]# d……一时佛在憍萨罗国,羁舍子村落,其族人是迦摩罗族姓子,他们听闻佛来了,就来拜见他,向他说:“世尊,有些梵志和出家人来到羁舍子,他们只解说弘扬他们自己的教义,而蔑视、非难、排斥其他教义。然后又来了其他的梵志出家人,他们也同样的只解说弘扬他们的教义,而蔑视、非难、排斥其他的教义。但是对我们来说,我们一直都怀疑而感到迷惘,不知道在那些可敬的梵志方外人当中,到底谁说的是真实话?谁说的是妄语?”, e) v) x1 I/ p" ]& @7 v; q
6 C' M1 q7 X: f* g* d* b' j" h1 Z! }
佛说:“是的,迦摩罗人啊!你们的怀疑,你们的迷惘是正当的,因为对於一件可疑的事,是应当生起怀疑的,迦摩罗人啊!你们要注意:
3 R# Z# q/ G6 b z6 v# J7 L- T" W" Y9 B
1. 不可听信,因为你曾听过很长的一段时间。
; }' r/ H1 x; n
* e6 H ?* \% e: B3 a2. 不要盲从传统,仅因为它很多代以来人们这么做。* ~) ?" y0 M; f* L
1 O4 p( g. l. Z' |' p& [3. 不要妄听谣言。4 ^6 e! Q7 G* X; i; b( C; t
% l) z+ v( o' j4 j4. 不要肯定它,因为它符合你的教义。# V' A) v; h& v& s7 H
" @; y2 u/ @: G6 ?; Z
5. 不可单靠论理或推测。6 ~1 L! T5 R Y2 K0 z" f
- U) j1 ?. l. U# m) X( _
6. 不要妄下定论,依赖着你所看所听。
7 e9 A5 p5 }, z0 F
& o. l9 `" b- N& x6 w, B/ W1 ?9 x7. 不可单看事物的外相。
; w0 a2 K" E# T0 R7 d2 S) h) K+ |' }, ^- y' L
8. 不可执持你喜爱的任何见解和意见。, k6 Q* V, ~" x8 h
6 i- b. ?$ x) X% ]
9. 不可因某事物似有可能而信以为真。
5 E9 N2 V8 L+ P: C5 |8 p }% L1 L# f" R- p/ ]4 Q n
10. 不可因为你出於你对你导师的崇敬和推荐而接受任何想法。9 n! B6 R9 U; Y' d
6 R6 l2 S$ v. F1 ^: W. D% Z迦摩罗人啊!你应超越意见和信念。只有在你确知某事是不善,当接受,修持和圆满修习后导致更多嗔恚,更多贪欲,和更多愚昧,因为你知道当你嗔恨、贪欲和愚昧时,这并不符合你信仰或意见,要知道,嗔、贪、痴是普遍被人诃责的,他们是无益的,并且应该避开。反之,当你确知某事是善,当你信受奉行时会导致慈悲心,离欲和智慧,这些美德充份的允许你训练安宁的心,智者称赞慈悲的心,离欲和智慧,这就可以接受。这应是你审察真理的真伪,以及决定那一种才是正确的修行。”……
% y: f7 Z* Z& o* Z+ q4 ^7 {# `+ G+ N8 a2 \
第五、习惯:我们曾经对某件境相有过经验,一旦遇见相似的境相,便想起第一次的经验,而每次重复这个行为,我们的记忆就更加强烈,想像力也变得愈强烈、愈扭曲。如果这种习惯重复的次数太多,印象愈来愈深刻,甚至真的可能会发疯。习惯所造成的联想非常强烈,每当类似的情况出现时,我们的心就自动奔向烦恼。有些人已经对使他生起的烦恼的境相着魔,无法忘怀。有时候,烦恼会在幻想中强烈的加深印象。
8 s* Z% y( g; ^# b% O8 z% S9 L: d! B6 U7 d6 d
第六、错误的概念:这种因素和有趣的东西有关,当我们记起一件事时,就对它下判断,把东西的价值极度夸大,和真相已经完全脱节,它只是我们错误观念下的产物。譬如,我们有一个朋友,对他十分着迷,觉得他的什么东西都好,姿态、说话、做事,看来都很好,甚至他做很坏的事情,我们觉得挺好玩。然而,人的心念变化无常,有一天,他说的话令我们特别不高兴,我们的态度就开始改变,觉得他很坏,一点也不好。不久我们对他所有的一切都变得可厌。烦恼心的运作方式,简直太不可思议了。首先觉得某件事情十分圆满,之后,有变得一无是处。从此,心理生起烦恼、痛苦。6 S! G( c1 U6 e4 Q! }6 t7 \6 y
3 r7 }7 r$ S, w, T6 V) K; H) Q
宗喀巴大师把这种过程,定义为“执着和真相无关的东西”它和境相存在的实相,完全不相关。因此我们的烦恼便开始扩大,烦恼心的力量也越来越大。无论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天堂或地狱,娑婆世界或涅槃世界,都只是心的变现。心被迷信蒙蔽,就造成痛苦。
, I- F4 }3 O7 f9 x9 V$ F: K! H" p9 j9 d# A; P5 W# X( p4 o2 ]% f
& m. ~0 f5 D `6 a/ Y! }3 t( I3 U a
三、禅修的目的; Z& J7 f! _; S+ `' s1 ~3 g
/ a) \0 b8 t/ |; r6 |* `1 J5 v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由骨骼、肌肉、血液以及其他东西所组成。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时我们不能完全控制这个身体,所以经常遇到许多难题。也许,有些有钱的人,拥有全世界的财富和最高的地位,但是,无论多么有钱,多么大的权威,若他们的心被这个不能自主的身体束缚,将会在生活中受到无尽的痛苦。无论地位高低、贫富,没有一个人能逃脱这个难题。不论如何努力,难题似乎永远离不开身了,刚解决掉一个难题,另一个难题立刻有取而代之。不论身在何处、何时,为了维护这个肉身,我们所必须面对的冲突与苦难,面对烦恼是必然的事。
' h' b: o1 z' m% M0 w! Z8 l' t0 t5 f. `) B8 L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很“幸运”的诞生在有钱的家庭,他们从来不曾觉得对物质的需要,可以购买所有自己想要的东西,并且随心所欲的去旅行,经验不同文化所带来的各种娱乐与刺激。他们终于得到所有的东西,去过所有的地方,经验了所有的乐趣,却仍然感觉到一种不满足的苦脑,越觉得不满足精神就越感觉不安,无法应付这份剧烈又弥漫着的苦,甚至发疯了。因此,所以即使在物质方面不虞匮泛,人仍然会受苦,烦恼还不能断灭了。实际上,拥有财富会增加不满足感,财富显然无法影响或断除苦恼的根源。拥有财富的人永远感觉到不满足,困惑与忧虑的精神,只要我们的心灵受这个不自主的身体束缚,苦就永远存在,难以躲得了。+ v* v' s- W3 k0 d
( k$ w( C9 z" g$ j) A$ |
我们从出生直到死亡,已经花费了极大的精力去保护身体,照顾身体,不让它受苦。事实上,大部分人正是花费了许多功夫,以这种没有结果的,打击自己的方式来照顾身体。按照阿毗达摩的说法,不仅对“色蕴”和“受蕴”的执着(“取”)会引起烦恼,对“想蕴”、“行蕴”和“识蕴”的执着同样也可以引起在强度上和品质上毫不逊色的烦恼。而且这类执着在现实生活中也是非常常见的。
, ?- _7 t1 s/ a$ ]! I% S: `2 Z' ]% T7 G8 F( y
但是,禅修的目的不仅为了照顾身体,我们不应用这种态度去实习禅修。禅修应该有更高,更有价值的目的。禅修当做有益身体的另一种外在方法,是没有意义的。这样做,只不过把真正具有最高价值的技巧,徒劳无功的用来获得顶多是暂时的放松。服药虽然消除头痛,却不意味我们获得痊愈。不久之后,头痛还会回来。因为,治疗方法和头痛的真正原因无关。世界上已经有许多外在方法,获得暂时享乐与消除痛苦,没有必要再动用禅修或其他修行方法。我们不应该把禅修的力量,浪费在如此有限的目标方面。在汉地和藏地都有相当多的人(包括出家比丘和教界中的一些权威)把色身上的成就当作解脱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结果弄得为此付出了毕生的代价,不仅不能在寿数已尽时避免痛苦和死亡,反而耽误了修习正法的宝贵时间,并使得对色身的执着变得更加坚固。
. A2 l) p9 {$ x$ l+ W/ O9 @) l C1 H1 |& S$ a
禅修的目的,是获得觉悟,消除烦恼与迷信。虽然,身与心密切关连,却呈现两种十分不同的现象。身体可以用肉眼看见,心却不然。一个家庭里的成员,外貌或许有许多相似点,但是,每个孩子天生带有不同的个性、性向与兴趣等。虽然他们上同样的学校,但是智力与学习能力,不但彼此不相同,而且和父母也不相同。身体中的“色尘”能够被看见,但是属于“声尘”、“香尘”、“味尘”和“触尘”的部分就不是用眼睛能够看见的;其次,先天禀赋上的差异是可以用前生的业力来解释的,这是佛教的标准观点,并非“无法具体地解释清楚”的。
' M( w$ Y! x0 M+ E& d+ P' l9 y4 b5 a/ \$ m
我们生而为人,每个人都具备潜能使命富有意义与目的。为了要充分利用生命,必须超越低等动物。如果我们能够运用人身,主宰自己的心,就能够完全拔除一切痛苦的根源。在一生或多生之中,就能够突破身不由己的生死轮回,永远脱离所有的痛苦与不满足感。“心”是不能完全由自己的主管意志来完全主宰的,这是“三法印”中的“无我”法印所导致的结果。但是“心”的生灭都是“缘起”的,我们的修行就是为了破坏不善心生起的因缘,创造并坚固与解脱相应的心生起的因缘,直到证得涅槃为止。
$ f( Z: ^% j0 q2 L9 d) z
8 O: y M) ]" _5 e/ |禅修的真正目的,在于获得开悟。不但实现自己的目标,也要帮助其他一切众生实现他们的目标,这是整个禅修唯一的目的。佛陀的教法,依照我们不同的理解程度,有数百种不同的禅修方法可以选择。我们非常有必须修行,不是因为任何外在的媒介,其他人,或是上帝,才被迫禅修。我们必须负责消除自己的苦难,也要负责给自己寻找禅修的方法。无论苦难由客观还是主观给自己带来,我们也要靠自己创造解脱的环境。实际上,这正是长期被人们忽视的佛教的基本原则之一。离开这个原则,就会成为企盼获得“拯救”的可怜虫,这决不是正信的三宝弟子所应为之。
# ~: Q2 P& H9 ^7 `( \( S4 ~9 L8 _+ e/ T+ m: O
在日常生活当中充满苦痛与烦恼时,我们必须在日常例行获得之外,做出一些其他的事情,就是修行,也就是禅修。我们的痛苦于烦恼是无始的,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修行方法,痛苦和烦恼也会无止境。如果不转向内在,修炼自己的心,反而把所有的能量扩散在不停安排在事相,痛苦与烦恼就会持续不断。3 _/ ^, c- l4 ^) t" O% _: N
8 z+ H4 e2 m7 @! T$ v5 E) i8 L
在物质很富足的环境中,我们难以修习佛法,它们干扰我们禅修,使自己分心散乱。所以,我们应该把对佛法的了解,运用在日常生活中,思想、感受与经验会有很大的不同。困惑会越来越减少,在物质世界中遇到困难时,痛苦与烦恼就会减少很多。
, e4 C- D. s) a+ u0 L0 R: _" G+ B0 H1 k
能够控制自己的心念,理清自己的思想,应付得了自己的困难,这种能力不但适用在日常生活经验,而且面临死亡时,会坦然地微笑而去。如果我们从来没有任何修行的经验,或透过禅思修心,一旦死亡来临,感觉到非常可怕。“心”是不能被完全控制的,而且,对于修行人来说,死亡既不可怕、也不是什么“愉快的返乡之旅”。“死亡”仅仅是“死亡”(色身的坏灭)而已。如此才能完全解脱我们对死亡的种种正面的或反面的执着。
) \, I5 W8 ?' Y1 a& ]; B5 {3 ~2 t: W/ o, W
& ^" c4 q0 c- o5 _ ]. A: p& M1 P2 v8 z* k& j5 u$ i* J0 t
四、结论2 K* y' P7 R+ {% q
$ a# Y3 t% h1 c) _+ D总而言之,佛法是用来引导我们消除痛苦与烦恼,脱离生死轮回,获得觉悟,如果修行并没有带领我们走上这个方向,就是搞错了,一定回头调查原因,仔细地关照根源。佛法基本的修行,就是找出什么是带领痛苦与烦恼的恶行,什么是带领快乐的善行。然后,努力避免和灭除恶行,尽力行善,这就是实习佛法的心要。禅修或修心,不应该被动。盲目地照搬别人,即使是一位伟大的上师告诉我们的话去做,无法打破烦恼的束缚、痛苦的折磨。应该运用内在的智慧,自身的力量,查证他人建议的做法是否有效。如果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某种教法正确又有帮助,就应该全心全意依教奉行,让自己和他人受到真正的快乐,获得解脱觉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