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19|回复: 3

净空老法师细讲【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2-3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1. 能大师讲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世间人作善作恶,清不清楚?清楚。如果不清楚,你不是变成白痴?白痴不是佛菩萨。怎麽又清楚又平等?我们再用一个比喻说,譬如镜子,镜子照外面境界,外面境界的人,好丑都在里头,它并不是没有好丑,确实有好丑、有善恶,统统都有,镜子有没有分别?没有分别,没有分别就是平等的。我们用心要像镜子一样,清清楚楚、明明了了,心地清净平等,看一切众生都是平等。那个现的相不平等是他的事情,他的心不平等现的相不平等,我心平等在我心里头统统平等,这才与一真、与如来比较靠近一点,这是功夫,这是真正修行。大家要记住,真正修行并不是每天拜几百拜,每天念几千声佛,每天念几卷经,不是!那叫装模作样,那不管事。该怎麽轮回还是怎麽轮回,该怎麽生死还是怎麽生死。学佛要转心、要变境界,要在这上做真实的功夫,这一定要懂得。
3 [# |* B6 s5 B' U1 Y" I  
4 s9 C2 ^1 u+ M" _2.. 六祖惠能大师讲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一句话我们要常常记在心上;蕅益大师教导我们,「境缘无好丑,好丑起於心」,他们两个说的话不一样,意思完全相同。境缘,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换句话说,一切人、一切物没有一个不是清净平等,没有善恶,没有邪正,没有是非,没有好恶。善恶、邪正、是非、好恶从哪里来?是我们自己不善的心起来的,我们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於外面境缘不相干。几个人懂得这个道理?几个人认识事实真相?唯有真正明了事实真相的人,彻底忏悔了,真的回头了。纵然看到别人过失,也合掌令欢喜,决不敢轻易批评,说不定那是菩萨示现的,我们怎麽知道?肉眼凡夫,诸佛菩萨应化在这个世间太多太多。道场里面古德常讲龙蛇混杂,道场里面确实有凡夫,但是也有圣人示现在其中,你知道哪个是圣?你知道哪个是佛?哪个是菩萨?那我们怎麽对待?我们把每一个人都看作是诸佛菩萨,一律平等的恭敬,一律平等的供养,我们就没有过失。这是真正忏悔,真正回头,他的行持决定是这个样子。回过头来的人,他的思想变了,行为当然也变了。思想刚才说,他的根本善,心善,念头善,所以他的言行一定是善。  
# k; N: h# t; E4 X, ?& s# |- J; {5 n) x. ^# N
3.   我也见到有一些持戒很严的人,戒律持得很好,自己觉得很了不起,常常听到他批评「这个人破戒,那个人犯戒」,气得气呼呼的。我就想到他永远不会得定,为什麽?常常生烦恼,看到这个破戒,那个不持戒,他就生烦恼了,他心就不平,心不清净,他怎麽能得定?六祖大师说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自己境界清净,别人清净不清净,一概都不理会,他心清净,他就得定。他不晓得这个道理,天天看到别人毛病,那就是自己的大毛病,所以他的修行不能成就。
) w, s  ?, [+ S* o( F9 k, L$ Q+ V* U9 o
4. 这就是说明佛眼睛里头看一切众生都是佛,凡夫眼里头看一切诸佛都是凡夫。所以你要是真正想知道自己是个什麽境界,不要问别人;你修行,你觉得你有没有证得菩萨果位?你看看这一切众生是不是菩萨?如果全都是菩萨,你自己明白你已经是菩萨了。如果哪一天睁着眼睛一看,尽虚空遍法界都是诸佛,那恭喜你,你成佛了。如果你修行,修了不少年了,看看众生还是凡夫,那你一定是凡夫,不必问人。你知道你自己是个好人、还是坏人?如果眼睛一看全世界的人个个都是好人,你是好人;如果你看到他都是坏人,自己是坏人,这是真理。 ( T: ^3 w+ B1 z4 P3 ^, @
    你看六祖大师讲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还看到世间这些过失,那不是修道人,一点功夫也没有,凡夫一个。为什麽说看一切世间人都是善人?所有一切万法都是自心变现的。我们的心好了,变现的境界全是好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礼敬诸佛。但是一切众生里面的确有顺法性的,有违背法性的。顺法性的我们称之为善,不顺法性的我们称之为恶;善我们赞叹,恶不赞叹,差别就在此地,除这一点之外,没有丝毫差别。善人是佛,恶人也是佛;那个行善我们赞叹,造恶不赞叹,但是恭敬心是完全一样的。 : f8 q- {9 `2 e) |$ X2 {5 j
/ p* L: l+ T$ H0 B8 A! X3 h
5. 《十善业道经》里面,佛教菩萨,给龙王说的,就是给我们大家说的:「菩萨有一法,能离一切世间苦」。我们看到这一句,很动人,非常受感动。一切世间苦,就是十法界。什麽法?「昼夜常念善法」,我们心善;「思惟善法」,我们思想善;「观察善法」,我们行为善。又勉励我们,务必要令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这都是基本的教诲,我们从这个地方奠定基础。如果我们生活在顺境,所接触的都是善知识、都是善人,这个不难。必须在逆境恶缘:逆境,生活的环境不好;恶缘,所遭遇的都不是善人,都是来给我们找麻烦,毁谤我们,嫉妒我们,伤害我们,侮辱我们;我们在这个环境当中怎麽办?常念众生善!记住,六祖能大师在《坛经》里面教导我们:「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我们在逆增上缘里面提升了自己境界,那也是善知识,都是帮助我们提升,我们怎麽可以埋怨别人?恶缘里面,诸位要晓得,他本来不恶,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他怎麽会恶?中国古时候教学,《三字经》头一句就讲:「人之初,性本善」。「人」是泛指一切人,性本来都是善的,他为什麽变成不善?偶尔迷惑了。为什麽以不善的行为对我?他误会了。决定不可以怪人,圣人跟凡夫不同的地方,凡夫念念都是别人错,我对;圣人念念别人对,我不对。别人毁谤我,他为什麽要毁谤我?是我做得不好;他为什麽要侮辱我?是我做得不够好。时时刻刻回过头来,反省检点改过自新,决定不可以说别人不对、别人有过失,那我们永远没有自新的机会,我们到哪里去修?
! k/ v: s; }4 r* w: r! f2 v; t  ?" J! k5 W
6.   从什麽地方入门?从礼敬入门。我们今天处事待人接物,有没有存真诚的恭敬心?有没有如理如法的一个态度,过去所讲的礼节,今天我们所说,应当具备良好的态度。我们从这个地方学起,要真干,以真诚的心、恭敬心,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也许有很多同修说:「我很想做,但是做不到。」为什麽做不到?看到这个人到处都是毛病,不值得我恭敬,这话有没有说错?这听起来没错!实际上错了。错在哪里?错在你处处见世间过。你为什麽会见到世间的过失?普贤菩萨为什麽见不到?难道普贤菩萨没有我们聪明,我们看到人一身毛病,普贤菩萨都没有看出来?普贤菩萨比我们看得清楚,比我们看得明白,然而普贤菩萨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人家高明在此地,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 * s1 |( A) t9 s- S. l& w/ `

% a  q5 l, |, I5 W  禅宗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教人:「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一句话跟普贤行愿相应。不见不是没有看见,没有看见,你的眼睛有问题;见了之後,不要去计较它,处处想到别人好的一面,不要去计较别人错误的一面。错误是正常现象;他要不错误,他就成佛了,他就不是凡夫了;他是凡夫一定会犯过失,这是正常现象。既然是正常现象,何必挂在心上,何必计较?所以不见是不计较,决定不放在心上。 + g! a" e6 J, z5 S2 w7 s( t

: j$ N# i8 Y# i5 L& U  W6 c4 W7. 世法、佛法都从谦虚里头得益。《易经》谦卦里面所讲的「满招损,谦受益」,世法、佛法都一样。只有真诚恭敬谦虚的人,他能够得到。骄傲就是满足了,佛菩萨给他东西装不进去,他是满的。像个杯子,你要问人要水喝,你这个杯子是满的,装满东西水倒不进去。空虚的,那人家的东西就送给你了。人决定不能自满,必须要知道任何人都有长处,有我们做不到的,你能从这方面想,你恭敬心就生起来了。每一个人都有他的德能,你看人家的长处,每个人都值得我尊敬;你要看人家的短处,自己贡高我慢心就生起来了。所以惠能大师教人,「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他所见到的世间人,个个都有长处,礼敬诸佛的心油然而生,只见自己的过失,所以他的烦恼能够分分断,这才能做到真精进。 # z) E: [' j5 V# ~9 f0 L5 o! |$ H
2 T- |* E7 \+ f& }* s, ~8 z
8. 普贤的十愿合起来就是「孝敬」,圆满的孝敬。称赞,与性德、与善,与社会大众有利益的称赞;与社会大众没有利益,与自性不相应的,他不说话,决定没有毁谤。这就是《坛经》里面所说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你说他的心多好!心里头没有一个恶念,只有善念,没有恶念,这个人生才是真正的幸福美满。你们同学见过许哲居士(注:现居新加坡,今年109岁),李木源居士问她:你对於一切人好人、坏人怎麽看法?她那个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她看到好的,记在心里面向他学习;看到坏的,她说:我就像看到马路上走来走去的人一样,没有放在心上。你们在马路上看看来来去去的人,有没有把他记在心上?没有放在心上,过眼云烟,不落印象。她看到坏人坏事心里头不落印象,只落善的,只落好的,所以她一生生活在幸福美满之中,完全是善好的,决定没有丑恶。这是在我们的现前,人家能做到,我们为什麽做不到?值得我们反省,值得我们去检讨。 . Q+ Z! \# i, n; y

( J* ?1 B* F# x; j- W. O  幸福美满是自己求的,佛法叫内学,从你内心里头求,不是从外头;从外面求,那是无尽的烦恼;所以佛教我们从内心去求,不要从外面求。佛法称内学、称内明,唯有从内学,才能转外面境界;「若能转境,则同如来」。许哲心清净则世界清净,我们看这个世界不清净,她看世界清净;我们生活在秽土,她生活在净土。诸位细细去观察、去体会,好好的学习。 7 O4 _3 f7 F! t, p) o; \4 _9 s

7 I7 ^% A  B$ e; Q" m; {9. 这就是六祖在《坛经》里面所讲,「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的真谛,真正的意思。不是不知道,他现在作恶他迷得很重,在这个时候你不能劝他,你没有办法转他,只有随顺他,随他去做,不要理他。用什麽方法帮助他?处处示现好的榜样,不说,让他自己看,让他自己去悟;他不悟没关系,今年不悟还有明年,明年不悟还有後年。有人三、五年明白了,回过头来了,善根深厚;有人要十几年、二十几年、三十几年才回过头来。佛菩萨很有耐心,有的众生这一生都不悟,来生会觉悟,来生还不觉悟,後世会觉悟,佛帮助众生是长远的事,不急在一时。我们众生沉不住气,总希望他赶快回头,往往搞得欲速则不达。没有佛菩萨的智慧,没有佛菩萨那样的耐心。这些「供养一切最胜王」里面,特别是未来佛,未来佛是一切众生。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2-12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精辟,受益非浅。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09-2-13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ZT

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辨析!)
. H5 G$ {1 B5 i- h* ~3 v                            台湾华藏佛教图书馆 指月  I" ]6 y8 H5 p% R- I: c! V$ b, ?
1 g) t: j" @* Z- E8 f7 G0 x
      当您用这句话时,就已经见了“人过”了!
0 m% a% D- [% x9 I* C# ~4 m% T8 j
& ^; Z3 B) C5 e8 x+ a      因为几乎(简直!)所有会集教的法师、大德们都是断章取义成“只要你见了他人的过,就一定不是修道人”。所以视一群“混身是过”的我们,再顺的“忠言”也必然“逆耳”,即使是“智慧的彼岸”也绝不回头。可怜乎?% ^4 h! |, L7 s6 ~& z+ p& {
2 y) C. b8 F, k2 Q3 L. A
      这句话是《六祖坛经》中的话,是这样说的——“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无道心,闇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正如《菩提道》的话——“善人是我师,恶人是我资”。过是可以见的啊!而是看你抱持什么样的态度。可怜啊!! f- i, K* k& |, J* L2 }( ^
# f7 O8 q" a/ w: g3 h/ y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今天可好,学佛人只听法师“人”讲经,几乎没有人在读经、查书了。只要人多,人云亦云,“国王的新衣”现象,选佛场变成了挑餐馆,好吃不怕“味精”多,认假成真,以讹传讹。学佛是“了生死”大事,出家乃“大丈夫”行为。今日社会有亡命之徒,佛门(尤其是会集宗)却多的是玩命(慧命)之众。可悲乎?9 ?+ |: M" p( T& |6 w

4 G# B: K1 N- g$ Q      篡改眉注会集本(侵犯著作),假造“知恩报恩”(伪造文书)、伪称“韩馆长的十二愿望”(捏造),说本馆“赶走出家人”(毁谤)……等。要不要公诸于世,让社会道德来评评理?!甚至绳之于“法”!只怕广大慈悲的佛门弟子一定认为万万不可——因为“家丑不可外扬”啊!可悲啊!
& `7 \+ ]$ x+ x; R# O7 A
: _) w# T! {4 [      “不知者不罪”,但今天大家都知道事实的真相,如果依然有过不改,粉饰罪过,我行我素,甚至还美其名为“示现”的话!让我告诉你们这一群“共犯组织(现行犯)当心有‘共业’啊!”* h+ a" M5 _1 F% z% i
    善哉!善哉!善思惟之!8 m) R+ P) ~/ L2 z
8 d, T/ H7 P" a1 y% w( a/ h- @
      悲智注:
0 R/ h# o! h. l- O. M5 ~: Y( m, q      佛祖在世时多有驳斥邪说,经文中可谓比比皆是,佛祖也不是真修道人?佛祖还教我们末世弟子如何分辨邪师,在《楞严经》中详细教导邪师种种表现与过恶行状,佛祖在教我等背道而驰吗?
0 _& y8 a9 s8 `5 l9 Q: q( [7 U. o9 L6 d  D6 ^1 L/ d
      元中峰禅师云:“有益于人,则殴人詈人皆善也;有益于己,则敬人礼人皆恶”。鄙人所言,只是“不忍众生苦(遭到邪师欺骗伤害),不忍圣教衰(被邪说祸乱)”,奢望邪师能悔过自新,也希望世人能够远离邪说,受教不谬,免步XX功痴迷者后尘。) D  ]$ B: T# a+ J
3 N' Y* e+ g0 o" R8 B" K2 ^& v
      而“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这句话,“净空XX”用得最多,成了佛门金光党,而谁在用这句话时没有见“人过”?!1 O) x) W5 ~$ U5 m, {- {* u/ K- t
      另外,依法揭露批驳净空邪师的邪见邪说不属于“说四众过”,什么是“破见”,什么是“破戒”要分清楚!# M9 F5 H+ O; @

4 R4 X6 ^# ]. q      下述为引用宗舜法师所言:
& b: e7 @1 A& {" Z, n- O3 @' C6 u9 O' f4 W$ G" N
      菩萨戒中“说四众过戒”,是指不得说在家、出家众“犯戒”之事,而非指不可说“破见”之事。所谓“过”,就是过失、罪过,泛指一切犯戒行为。3 g/ K. J3 B- J4 k" f0 x
' o, s- D; w- C8 g6 G. C
      唐/法藏《梵网经菩萨戒本疏》卷三“初篇说过戒第六”中解释说过的六种情况云:
+ \7 N, x0 M' x  a4 J' T8 N8 h% p" w" D: a
      一,见地上菩萨为物逆行,谓非而说。二,见三贤菩萨及四果圣人微失而说。三,说自和上、阇梨之过。四,说传法住持人过。五,说同类净戒过。六,说破戒人、无戒人过。此六皆初重次轻,应知。(1)4 f0 Q; g. J0 G7 E  z

: ?/ z2 ^1 h) M  P      此段的意思是说,有六种情况,就算犯了“说四众过”戒:第一,见到登地菩萨(初地以上)为了度化众生,方便示现种种犯戒之象,如济公之饮酒吃肉,而说其犯戒之过。第二,见地前菩萨(三贤菩萨即位居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菩萨,在登初地之前)及证得四果(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的圣人有轻微的过失,而说其犯戒之过。第三,讲说自己的亲教师(和上)、教授师(阿阇梨)的过失。第四,讲说传法人(如上师)、住持人(过去的住持多为领众修学者,如禅宗的丛林,住持往往为开悟的善知识)的过失。第五,讲说同受净戒的戒兄弟的过失。第六,讲说破戒人、无戒人(未受戒或失去戒体者)的过失。这六种情况中,说前面的比说后面的要严重。
* b, E4 K) _4 [5 d
  ^: g+ e2 u; v1 |      济群法师说:“尤其应该注意的是,说四众过是指犯戒的事,若是四众弟子有对佛法见解上的错误,放心大胆指出,这是没话好说的。”- Q; E7 v7 z: C3 L" t' r
$ I$ _' `& }! ?0 r( ~& o# D  Q
      最著名的邪师莫过于佛在世时的提婆达多,他是不是出家的法师?我们可不可以批驳他的邪说?看看佛陀是怎么做的吧。
# ^4 a6 X5 j1 r      在《五分律》中佛说:“在舍利弗。汝往调达﹝提婆达多﹞众中。作是唱言。若受调达五法教者。彼为不见佛法僧。”
2 m4 c- g9 {5 Z6 q$ V9 {! Z/ @1 p# M: y# z# f# c
      除了净空邪师和青海无上师之外,还有很多现僧人相的邪师,难道我等佛子眼看着佛陀教法遭到破坏、邪说肆意泛滥横行而“赞僧”或者静默?比如,海空上师和传中华昆仑女神功的妙航邪师等,妙航邪师竟然说出下述昏话,难道不应该指出来以使众生警惕?
; {' F" F' Q% p( Y3 F1 A
& E# [4 p5 W; v' U7 _3 e      妙航邪师说:“释迦出生不久,其母去世,他长大后决定出家探索生死的奥秘。他先苦修了六年瑜伽功,能量已达4.4级,眉轮具足明亮的秋月,又在树下打坐入定七天七夜,能量达4.9级,把秋月炼成摩尼珠。随后去林中打坐入定48天,能量达7.4级。‘女神功’的修持法,实际就是释佛的修法。‘女神功’系列功法,先讲三部圣典,就是先把理搞明,传出九阴功,就是要把摩尼珠炼出来,然后再炼九阳功,就是解决大颠和尚五步行中的后三步。这种一步一步朝前走,刻苦实修的精神,贯穿在‘女神功’整个的修持过程之中。”7 \& K8 R0 H# N

% Y" a% x- x; A; Q4 ]& M+ I      如果li hong zhi出家披上袈裟再传播邪说那是不是也不能批驳呢?!/ e% N- F% C* ]4 d- a' r
  U" {& i  U) d
[ 本帖最后由 夜明砂 于 2009-2-13 11:10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6-12 11:59 , Processed in 0.135634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