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0) 鸡蛋( 0)
|
“达菲”的疗效是怎么证明的
" W% C# W+ B, a* d v2 @ J4 V# b: L. ^, C1 i! f+ {3 D# l) c
·方舟子·
5 I& ?2 k1 w3 K+ b0 [
, k' p, A: a3 w3 K8 ~% Q6 e) w$ a* f& k 每出现一种新型疾病,国内总会有一些医生乘机吹嘘其医术、药厂乘机
. }1 e# j' W; g. q8 d$ F1 Z' h* l0 A推销其产品,再新奇的疾病,也斗不过其祖传药方。这一次的新型流感也不例外,$ u, m7 j; P, s+ f; G% q9 n# u
甚至各省、各市都推出自己的药方,似乎流感病毒也会入乡随俗。并没有任何证据
0 N t2 w1 W9 u' t0 y; C证明这些药方有效:医生的宣称、患者的证词和官员的认可都不是证据。现代医学6 k' G1 M) b7 K+ y9 f1 A9 [
对药物采取的是“无效推定”,没有证据证明有效,就不承认其有效。这些祖传药3 m+ m9 u8 u5 ]3 v5 j! s
方也就只能在国内自得其乐。如果一种药物被证明了有效,那就不会只限于一国一2 `. z5 f* h# h1 ~6 u; G% O
地,全世界都会使用。所以虽然国内有无数的祖传药方声称对新型流感有疗效,国
- J8 S2 F6 g- w0 n& e" A' m' k内医院治疗时首选的药物仍然是达菲,因为它的抗流感病毒的疗效已被证实,
- G; s9 T' q$ V7 ~世界公认。1 j9 g* o. m' K; S! p: z! A
i) W& Q6 f' Z* A" c
达菲的研发始于1992年年底。当时,美国加州一家生物技术小公司“吉里德科
6 G: j( U; U5 N& q+ J4 J# u/ g学”根据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的分子结构,设计出能够抑制其活性的化学分子,
! Q5 F: A, c( o# v+ M1 P& K: j) Q" C加以人工合成,然后检验是否真能抑制流感病毒的增殖。在测试了600多种化学分% d! o( v8 Z3 d7 ]7 B I: G
子后,1995年年底,一种后来称为达菲的新化学物质被选中了。
, y3 U3 y+ ^& g) a! y1 X( i( A& w5 i+ {" v
体外的实验证实达菲能够强烈地抑制流感病毒。但是离体实验未必能反映人体2 {$ ]9 c% G8 M9 G6 n5 Y) M+ i
的情形。药物有可能无法被人体吸收,即使能被吸收也不一定能够发挥作用,而且4 d% q6 f0 R$ B3 k0 |
还可能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这些是无法在离体实验中观察到的。) l7 Y1 V) x, G; M
" p' g* z4 A* i3 l: T! D- Y$ q
出于人道的考虑,不能就直接拿人来做试验,先要在动物身上做。因为不同种+ j0 r! t( V& ]& W
类的动物对药物的反应可能会不同,往往要用到两种以上的动物。研究人员分别用- W/ i+ C+ ~/ R; p! i: L/ ]3 W
小鼠、大鼠和狨猴做毒性试验,又在感染了流感病毒的小鼠和雪貂身上做治疗试验,
2 E+ R$ j. s/ y2 B) f Y: y8 m发现达菲很有效,而且没有明显的毒性。
$ R. j8 f1 E1 `1 }* ]6 S# m5 i4 l3 D) H+ J E- Q
但是动物和人的生理毕竟还是有所区别,对动物有效、毒副作用小的药物,# Q& ]1 Z: s3 `# H$ V/ L0 t+ T3 ^
对人体不一定如此。只有临床试验才能最终决定一种药物是否对人体有效和有
4 l$ ?, D1 a; t" m6 W# b9 x何毒副作用。然而,临床试验的费用非常高,往往需要上亿美元的资金,不是小公
2 ~( H; j8 M6 i8 i0 I2 {5 E司负担得起的。“吉里德科学”在大制药公司中寻找合作伙伴,最终和世界
. m, O) f& M4 z9 t最大的制药公司之一瑞士罗氏达成协议。
6 U7 r9 J0 S+ Q0 X* U" g0 I+ \/ E3 C/ f4 I8 ^$ v
1997年3月11日,第一位试验对象吃下了从没有人吃过的达菲。试验的第一阶段
- _7 B% w5 Y. _3 l目的主要是观察药物是否会出现急性毒副作用,以及人体对药物的吸收、代谢和排
; M X+ B, u$ g' T泄情况,在几十名健康人身上试验就可以了。在发现达菲能被人体很好地吸收,而$ v5 X- g( k+ R
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之后,就进入了临床试验的第二阶段。
& [5 }0 r! b3 b0 Y% G. a) L7 O: l# ?8 S! [2 q( \* @
在第二阶段,要在上百名病人身上做试验,看看药物是否有疗效,用多大的剂
5 `) C$ A6 P# q2 Z" q量会有效。但是此时是五月份,不是流感季节,找不到流感病人。研究人员不想坐1 Z; P8 s' z" O8 V4 f" v
等流感季节的来临。他们找来117名健康志愿者,往他们的鼻腔里塞进一团浸泡了3 H F9 r2 x) H) a7 d
流感病毒的棉花,让他们感染上流感。
1 L1 V; b$ R U$ o- S) O7 j/ ^& K, P7 f4 u8 p! T5 R
第二阶段通过后,开始了最关键的第三阶段临床试验,要在上千名病人身上0 c- L8 ~- o7 l7 w Y5 c. d' R
做试验,而且必须是实际生活中的流感病人。但是靠症状很难把流感和普通感
0 d S: h3 G# v& o# c& e; H8 @6 X冒区分开,误诊率高达70%。要确诊就必须检测病人身上是否有流感病毒,但是等3 ]- {! b! {+ W+ f2 Z
检测结果出来,病人病情已自然缓解甚至痊愈了。不过,在爆发流感的社区,一个+ X# f4 ^, {& v) K, R! X9 E
有感冒症状的病人患流感的可能性高达70%,可以用他们来做试验。
! e& |' _7 l( d* a2 h8 Q# _' {8 o! V. G/ |# ?6 a5 y, F
罗氏公司联系了世界各地300多名医生参与试验,等待1997~1998年冬季流感/ z& d7 G1 A. O8 {7 z
的来临。达菲只在流感症状出现的36小时内使用最有效,但人们一般不会在得了
p. ?, L; O6 i流感后马上就去看医生,所以虽然有这么多医生帮忙,要找到合适的试验对象仍
) x& A1 P7 O/ ]+ B& M9 w然不容易:1997年11月底找到第一位,一直到1998年4月15日才找到第1355位也是
9 l8 }3 N% x+ k S6 [+ A& R最后一位试验对象,少于预期的数量,也只能将就了。
1 i, c8 x$ Z) l. t! {2 Q9 O
" u. S+ R: q( S' N1 m1 [ 但是怎么知道达菲对这些病人确实有疗效呢?一个病人吃了达菲之后,病好了,
$ S! c; i& s6 }8 h3 Z并不能就证明达菲确实有效。流感(以及许许多多疾病)不吃药也会自然好转、/ J" W2 N" D! R, r- \
痊愈,在接受了“吃药”的心理暗示后,即使吃的是无药效的假药(所谓安慰剂),
0 }% J. v2 {" ~, T, H) ]也会好得更快。为了排除这种情况,要把病人分成两组进行比较,一组吃达菲,一
' s! s U, }9 C1 H) s& I组吃外观相同的安慰剂。怎么分组很有讲究。如果由研究人员来挑选病人,就可能/ w2 Y( k( ^2 V$ M) l9 J
有意无意地把病情较轻的病人挑选入新药组,使得新药组的疗效过于显著。因此病6 Y1 ] F" t: c( {
人将进入哪一组完全由随机产生的编号来决定,而不是人为地挑选,以保证两组的: a2 k( @) h; S5 g
病人有相似的情况。9 n6 \# [% y2 Z$ E* U/ h6 }+ f4 E L4 E
0 e3 f; j6 g% N" S6 Q/ | 为了排除心理暗示的影响,不能让病人知道他分在哪一组。而且,医生、研
* T6 I/ X/ s d& c究人员也不能知道病人的分组情况(所谓双盲)。如果他们知道了,可能会对新药
1 `' v5 l% h- ?! X' a o) E5 \9 [组病人更精心护理或施加暗示影响病人,在判定疗效时,会倾向于更正面评价新药
) L' L2 E& T2 D0 h! S组病人,更负面评价对照组病人,只收集对新药有利的数据而忽视不利的数据等等,8 k" E/ ~5 f6 h( u9 h; Y
从而出现主管偏差。分组情况由第三方掌握,最后才解密。) I L# M- a" X8 Y. }( r$ ? x
# c2 W9 |5 l( @/ f7 O( d8 h7 ~0 ~ 1998年7月,来自世界各地的试验结果都收集到了,很快就统计出了结果:服
7 z: H2 F( N3 t$ J7 }用达菲的病人与服用安慰剂的病人相比,病程平均缩短1.3天。1999年3月,罗氏公
9 k1 \* @, t: K1 J司向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提交达菲上市申请,10月,被批准上市,流感季节刚好来
+ V4 i3 w/ l2 b临。
" T4 W/ e2 [* X$ G5 y+ F
( F* c% W$ G0 [5 b6 v! z+ C2009.6.7.: `0 w2 J4 t; Q( s( L
; H' G" J( L4 U, p. ~(《中国青年报》2009.6.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