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2) 鸡蛋( 0)
|
; b0 F7 I6 m& {- l% w5 E3 G佛书中讲了九种心专注的方法,即九住心:
9 I/ G; A# d* }8 ^ 一、内住。/ h& ^5 ~ r: J$ ?6 H$ n& r
内心从外境内敛其心,住内境为内住。“内”指的是什么呢?就是所缘。前面讲过很多种所缘,诸如木块、石块等不清净的,或如佛像、观音像、释迦牟尼佛像等清净的,还有光、分别念自己等等。" R8 t. l, ]4 y
+ d Y: j3 _! e0 H: a) P+ c8 B 不要让心散乱、动摇,在一个所缘对境中专注、安住,这是内注。犹如抓野马的时候要有方法一样,内住也是要有方法的,若是你直接把它收回来,放在所缘当中,也是有难度的。- P& k: @2 ~, y) I# k p9 P( X
5 Z5 n c* N; n8 |5 G7 @. b 二、续住
, T! x3 y l t7 e a& S 不散逸为续注。虽然心内住了,但是它还容易跑,所以就想办法继续保持这种状态,不让它散乱,让它继续专注,这叫续住。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就要这样。
* l( J8 c/ j6 Y# [7 g8 Y
( L1 {) q1 J* R; p: x; d 三、安住, s, U; n: M$ n2 t& |
一旦心散逸、起念头了,这时要有正知正念,立即要了知、发现,然后再通过方法引导它,恢复到原来的所缘(对境)当中安住。
/ I9 e4 F! S& l% {2 @" w9 n# Y) i( n# k* ^& L
四、进住
" b: G3 y. P9 W 进一步地专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自认为分别念没有了,实际上只是粗大的念头没有了,还有很多分别念,因此要再修炼、深入,让它逐渐变得微细,进一步地专注、深入。
1 a+ c; ?2 l! U: G$ P0 O# h S% Y2 x2 k; Z( P
五、调伏* t: a" l* k* i+ s* F
对三摩地之功德生欢喜心。讲禅定三摩地(寂止)的功德,让众生生欢喜心,特别欢喜,特别愿意打坐,这是调伏。这样很多禅定的过失都会自然消失。. q, m' V, M; F7 l# A; `
3 a: R% [+ c% Z0 I6 y. h 比如,现在一讲禅定的方法,有些人兴奋得不得了,高兴得不得了,下课后晚上十二点还不睡觉,修禅、打坐。但是时间长了,用不上几年,仅仅几个月就不想坐了,一要打坐心里就不愉快,特别勉强,有的干脆就不坐了,放弃了。大部分人都是这样虎头蛇尾。虽然有的人还坚持,但是很勉强,不愿意坐。甚至有时候一看见禅修的地方或者坐垫,心里就厌烦。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回顾三摩地的功德,对禅定生起欢喜心,增长信心,增长欢喜心,这样可以调伏内心。) w1 Z/ o2 @% g9 a9 R6 e1 V- r
" R, ^+ U7 p7 P9 e; }4 u
六、寂静; w/ K6 c# E8 G
观散逸为过患,即思维散乱、放逸的过患,熄灭不喜三摩地心。“不喜三摩地心”指对三摩地(禅定)没有欢喜心、信心之心。% S3 r( ]: I o, m. X! l; ?7 `
# M2 X' M8 J6 Z7 v3 y9 p
七、最极寂静' n! j2 B/ F' B% U4 f# E
熄灭一切贪及不欲等内心的障碍。' ?( w2 {8 `9 J& N" a* \! K5 I
( J6 u: w7 P0 ~
八、一境% e1 i' ]- s7 n3 L* e% a
通过一些方法而能无用功而住,这叫专为一境。心里有希求心、欲望,不要太用功而能专注一境。
2 D! m! I. W3 L# B% c* g
( J. k- Q* T4 v9 e7 I7 d; M5 Z 九、等持。
5 G, P* I% X5 y! S6 {2 ` 此专注的心,任运住平等舍为等持。% G4 P8 {0 M+ n4 n; D
- {/ w6 Z4 _. {1 e2 G$ n$ d$ ]* B- h" n2 K
一共讲了九种住心,也可以说是九种心专注的方法。通过这些方法,让心专注,不让它动摇、散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