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伊始,经济体系首先会遭受一波“去库存化”的冲击。但是,“去库存化”结束,却并不意味着经济主体“去杠杆化”过程的结束。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部门,在危机期间必定会进行“加杠杆”的反周期操作。当经济走出危机影响后,政府部门为恢复报表质量,也会加入“去杠杆化”进程,即刺激政策退出,或者,采取适当的通胀策略,隐性地改善报表质量。通常,两种策略会兼而有之。因此,每当经济从危机走向复苏时,经济增长必定伴随有程度不等的物价上涨。5 m% f1 ` U# N5 J' { Z! a
0 N, ~: w1 j) G) L9 d 市场其实不必担心对刺激性政策会过早退出,因为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充分认识到了继续维持激励政策的重要性。即使有着马约限制,债务率在不断下降的欧盟,为巩固经济复苏的势头,在去年12月召开的欧盟首脑会议上,也依然作出了维持刺激性政策的决议。这意味着欧元区在危机期间突升的债务比率,不会导致政策的改变。经济、金融形势,使得欧盟不得不将《稳定与增长公约》的原则暂时搁置一边。0 k' w3 C: A* n! r
0 j8 W- k2 N- ~ 当前发达经济体中家庭部门正在经历的减债务进程,极大地降低了全球的消费需求,以致经济增长的动力更加依赖政府支出的维持,以及企业新投资支出的增加。在全球投资支出重要性加强的情况下,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等一系列为企业新支出打开空间的政策措施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各国都在为此而努力,如普遍地提出发展绿色经济等。当然,政府也不忘通过医疗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完善,减缓甚至逆转居民的减债务过程,尽管很可能是徒劳的。 1 ]1 ?; o+ R7 r( d- D4 R ; P; p$ y! H! y3 y( C 美国居民修复家庭资产负债表的行为,将打破美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消费率的稳步增长趋势。美国家庭负债比率自2008年季度达到高点后,即在危机的影响下快速下降,但目前仍处于远离长期均衡水平的区域上限,仍会继续下降。 ) X7 p5 V- h0 A, J" ]9 f7 _ : @2 u" [2 _: A) I+ [8 d 发达国家较长时期内存在的“去杠杆化”进程,尤其是向来是世界经济增长主要动力的美国,因为消费者“捂紧”钱包的行为,改变了全球经济的需求格局。全球在寄希望于亚洲新兴市场能够接过发达国家需求的“接力棒”的同时,也在等待发达国家消费的复苏。笔者因此认为,在度过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后,美国的消费会很快恢复,但受危机影响的“去杠杆化”进程将延续较长时间,即使企业的“去杠杆化”进程结束,家庭和政府的“去杠杆化”进程也将影响美国经济的活力,所以,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将难以很快回到美国,新兴市场也许要在较长的时期内担当起经济增长的重任。. B2 z- G" k& a1 G*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