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677) 鸡蛋( 0)
|
挫折教育
7 X! R/ U4 X* ?1 C" \——文/杨杰5 l) M: \0 J) U" \- u+ }
; M$ K% B" a, B. l3 b2 c# }在做咨询的过程中,有位家长说了这样一句话:2 w: J7 S: o+ \9 V. z
! E; T0 K% i* D# X- n- @6 ]“我对孩子说‘你总这样不听话,将来到了单位谁哄着你、顺着你说呢?’我是怕我总顺着他,他没有一点挫折,将来很难适应社会。”
# ?1 P' B1 U1 y) H E9 T: [
% b/ K$ R* }, E, V我们就这个话题深入探讨下去,我发现这位家长的想法颇具代表性:认为给孩子增加困难和障碍,逆着孩子的意愿做事,不夸奖孩子,是在进行挫折教育。
- d v# m, l9 j& e; W. C2 A( v! ^3 S: J- S1 t# r( M5 H
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我们努力地理解孩子的意图,满足孩子合理的愿望,肯定孩子的进步,反倒有违“挫折教育”的原则。
% R8 N, b8 L! H" U# J$ T8 b# Z4 }0 C% b1 v
挫折教育≠人为制造困难和障碍% D" A6 T, D5 b1 B
5 w3 Y x7 ?- K" r$ j" U我在网上搜索了相关的内容,大部分文章都把挫折教育,理解成给孩子增加挫折,使之受到教育。很多文章还耸人听闻地说,某个孩子因为很小的事情自杀,就是因为“挫折教育”不够。3 G# J6 `* ?, G, O; S
心理学书上说,挫折是一种负性的情绪体验,在人们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的时候发生。通俗地说,就是我们前进中遇到的失败和不顺利而引起的感觉。% F# O$ `0 Y; f) m
0 k2 W+ n- |# ~很多人以为,只有失去至亲,父母离异,家庭遭遇重大变故,流离失所才算挫折。按照这个标准,今天的孩子太幸福了,根本不知挫折为何物。其实,这样的理解过于狭隘。% X2 f. w. ~4 E
T; o% H: T6 j% V) V( z2 C7 y事实上,“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孩子每天都有这样的体验,比如考试不如意,遭到批评和嘲笑,和同学闹矛盾,不小心丢了东西等等,都算是挫折。从这个定义中便可看出,挫折无处不在。而所谓的挫折教育,就是让孩子在他自然而然遇到的挫折中,获得教益,而不是累计挫败。
* x' ~! N9 h F0 q
X6 R- R$ ?/ g p% z) H因此,挫折教育,并不是人为增加挫折的分量,而是教会孩子积极地面对挫折、化解挫折。
4 R# E4 l6 g& D* p, _! {, [0 r6 s. X/ B* G6 r; ]5 H9 H) [
; j4 p1 L+ S. X3 ?6 w7 x1 Z3 L( D
挫折教育,是引导孩子用积极的策略解决问题
! a6 K' Y* o g/ S) y" u. `0 ^6 |/ j5 l6 c |; c! X% z" U: S
其实,孩子从来就不缺少挫折。比如,两个孩子玩游戏,甲请求:把铲车给我玩玩好吗?乙回答:“不”。那么,甲的愿望没有达成,算是遭遇了一个小小的挫折。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面对这种情况,孩子的反应会各不相同。有的孩子继续请求,或者想别的办法,总之要把铲车拿到手;有的孩子,困窘得很,不知如何是好;有的孩子,则哇哇大哭,或者请求大人支援……
. r! P2 c" v; n$ R# x! W% B6 v4 F% k铲车的事情,就发生在麦粒儿和鹏鹏之间,有一次,我们去公园玩沙子,麦粒借铲车,遭到了鹏鹏的拒绝。麦粒儿非常困窘,来向我求援。我温和地问麦粒儿:你想要那个铲车,对不对呀?她点头。我继续试探:你去和鹏哥哥说好吗?麦粒儿摇头。以我对麦粒儿的了解,再逼迫她,她也不会去的。于是,我对她说:我带你去好吗?她点头。我牵着她的小手到鹏鹏身边,蹲下来,对麦粒儿说:你和鹏鹏说吧!麦粒儿的语气还有点虚弱,但勇敢多了,终于又重复了一句:鹏鹏,把铲车借给我好吗?这回鹏鹏给她了。我顺势应了一句:恩,你看,再和鹏哥哥说一遍,他就给你了。4 ?7 p; a. ?: x, u
2 {: R, D# i* N0 _ {
我们来假设一下,假设麦粒儿来向我求援,我给她这样的“挫折教育”:你这么大了,连这么点事都处理不了,还来找大人,羞不羞啊?现在我管你,以后谁保护你啊,自己想办法!我想,这样只会使麦粒儿更困窘,下次遭到拒绝,更不知所措。
& U# x) N0 `0 @2 p, [1 W" k5 \8 O5 J' M# n: z5 h1 J' x
其实,我并没有直接帮麦粒儿去解决问题,只是认真听了她的困难,然后,带她到鹏鹏身边,鼓励她去说。说到底,我只是为麦粒儿提供了一种新的面对挫折的方式——:再说一遍,结果会不一样。当然,如果麦粒儿不肯说,我会有限度地介入并作出示范。) S2 c8 p3 G+ M9 `7 `6 @/ f( `: }$ m
" t; V9 E# J" q. u9 ~( s7 b g
美国的职业培训师保罗·斯托兹提出了“挫折商”(简称AQ)的概念,从四个方面考察人的挫折商:控制、归因、延伸、忍耐。简单地说,挫折商高的人,会觉得自己对局面有掌控能力;遇到挫折,主动承担责任,并相信自己可以设法化解挫折;将挫折的后果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会无限蔓延;并懂得在逆境中坚持。9 S* m2 e9 a* G Z0 G& U2 `4 h; }1 l: r7 y
* ]' |0 v) n5 S/ D9 ~( T不同的人,面对挫折的方式也不一样。积极的方式包括继续坚持或寻找其他策略;消极的方式则表现为攻击或退缩。前文中麦粒儿虽然表现出退缩的状态,但并没有放弃求援,我引导她的,则是继续坚持。当然,她也可能选择另外的方式:寻找其他策略,比如找其他玩具和鹏鹏交换;攻击行为,则可能通过攻击鹏鹏来释放愤怒,很多孩子会采用这种方式。攻击行为背后,往往隐藏着挫败感。
9 U8 V% N% f2 C7 F3 y& p( \* B
5 V2 H; z+ c4 o7 y6 |以借铲车这件小事为例,如果被拒绝后,孩子觉得自己对局面失去控制,认为自己无法改变结果,那么,就会陷入沮丧之中,采用消极的对策,攻击或退缩;如果孩子觉得自己仍然有很大的主动权,那么,就会继续请求,或者寻找别的策略来达成目标。真正的挫折教育,是引导孩子用积极的策略解决问题。7 ~7 f3 A& R' M" u T6 p
* C$ U3 ?' ^; o4 ]4 u$ w+ q: j/ V4 y
挫折教育,重在帮助孩子设定阶梯目标# r* Y+ a& s/ [* S
. K7 V$ f8 b2 o6 X
既然挫折是“无法达到预期目标”,那么,这个目标的设定则大有学问。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如果把目标定得过高,或者定为一个点,就容易被挫败感包围,因此,我主张“分层设定目标”。
4 m( Q/ |5 a) Y1 d& D
3 `; w) j5 ?$ T4 L从许多身处困境的孩子身上发现,孩子并非不想改变。只是对改变的过程并不了解,因此,会设定一个非常彻底的目标,比如,一个50分的孩子,定个90分的目标,而且期待短时间内完成。一旦设定这个目标,热血沸腾地努力几天,便被残酷的现实击垮。这样的目标,之所以成为挫败感的根源,不仅仅因为目标过高,还因为仅仅设定了一个点,哪怕得了85分,都会有挫败感。
7 [5 C! S6 ^! o/ f6 n, j" Y' E8 F4 z" u
因此,我们建议孩子设定梯度目标,最低的目标,一定要离现在的水平很近,所谓的“跳一跳摘桃子”,获得首次成功非常重要。这样,孩子就会在喜悦中,一点点地进步。并且,AQ高的孩子,善于收集进步的证据,来鼓励自己。如果目标定得很高,又不善于收集证据,就特别容易被挫败感击倒。
8 b B- |# n. h+ s+ \9 y! Q
0 l+ {( V3 O4 z我们口中许多所谓的“不求上进”的孩子,并非真的“不求”,而是因为“求”得太急切,数次挫败后,彻底丧失了信心。因此,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进步,就不能太急躁,而且要指导孩子设定客观的目标。否则,目标过高,反而欲速则不达。
" o5 L4 u0 f0 b/ V
& j1 J: Z5 r# ?1 c9 N, ~" s3 E4 l7 f) G2 I. e- o
挫折教育,父母先要学会正确面对挫折* q$ |* |* S0 g
o% E3 j( D! |其实,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常常要面对自己的挫败感。挫败感重的家长,会因为很小的事情,就会感觉很崩溃,觉得孩子无药可救,最后导致心力交瘁而放弃。相反,有的家长则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并不厌其烦地想办法,经过漫长的探索,最终解决问题。父母挫败感重,格外容易对孩子进行所谓的“挫折教育”,通过攻击孩子,来释放自己的挫败感。
# R( y# r: x; k" |+ x1 F! F% ^3 s m; t
成年人沉重的挫败感,往往与我们童年的“挫折教育”有关。在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常常因为做错事情,导致父母批评我们这个人。久而久之,我们对事对人的界限也模糊了,因为做错事情,而否定自己这个人,这就导致了挫败感的蔓延。
- A4 q) u2 z& C* N3 `+ ` ?/ E) m! b$ v; ^. _2 w
如果父母和孩子同时被挫败感包围,就容易互相攻击,这也是亲子关系紧张的一个根源。因此,挫折教育不仅仅是针对孩子,成年人也需要重新认识挫折感,并学会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9 H- d" X7 O9 b9 O
( m# o1 [) h( H' h9 l
我想,真正的挫折教育,就是我们给孩子足够的爱、理解与鼓励,引导孩子用积极的策略来面对挫折,并最终跨越挫折,这样,孩子抗击挫折的能力在增强。也只有这样的孩子,才会越挫越勇。
; f- q1 S* i- H, L3 j" j. ~
" Q) M# E H0 M0 x相反,你会发现,光给挫折不教育,最后会南辕北辙,孩子越来越退缩。道理很简单,困难增加了,办法却一点都没有,不退缩才怪。% U) w0 x+ D$ e' B; j
2 ^8 G: g0 }- |2 t( a5 r孩子从来都不缺少挫折,关键是怎么利用这些素材,让孩子获得教益。也就是说,孩子遇到了多少挫折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从挫折中学到了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