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6) 鸡蛋( 0)
|
从佛陀的时代到现在,每当有人请求出家,或受戒之前,一定要先问:“你是人吗?”如果回答是肯定的“是”,才有资格出家或受戒。' i ]0 S. f6 n) `
( Z2 P" g, n. j. @我听到这种说法时非常感动,在六道中——天人、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只有人才可以出家受戒,可见人是多么尊贵而值得赞叹和珍惜,释迦牟尼佛的前生,虽然以菩萨行化现于六道中,但最后他在人中成佛,有极深刻的象征意义。他启示我们,人在众生里犹如水面开出的白莲花那么尊贵,唯有人才能从苦难中觉悟,走向菩提的大道。. b1 M# x d# m$ w0 p6 L; X
- [9 r( f" y1 ?* @0 \7 T
在佛教里有一种修行方法,是每天清晨醒来先做四种观想:一、人身难得。二、生死无常。三、因果是真。四、轮回是苦。如果日日以此观想做为清晨的恒课则可以起信、立愿、力行,坚固不退的道心。
" j% @ n% t% ? }, t! ]
9 m1 j& N8 |6 d+ \: ^# P9 k. |1 X在许许多多的佛经里,佛陀都一再对弟子说:“人身难得”四个字,佛说人生有九种难事:“正法难闻,良师难遇,人身难得,诸根难具,正见难生,信心难发,合会难俱,自在难逢。”
" [6 r7 G' D+ a1 F5 I4 p
6 \7 [4 w, U- U# L/ @- s人身到底有多难得呢?0 _6 Y. ]" {" b9 i" o
9 O$ [+ _5 g0 @有一次佛陀和弟子在一起散步,抓起地上的一把土说:“众生如大地土,得人身如我手中土。”当今世界人口膨胀,使人感受许多压力,但其数量比起畜生来仍是微乎其微,如果与无形的众生比起来就更渺小了,佛陀的这个譬喻一点也不夸张。说到得人身之难,佛陀在《法句譬喻经》里曾说了“盲龟浮木”的譬喻,他说在海面有一块挖了圆洞的木头,海底有一只瞎眼的乌龟,这只盲龟一百年才浮上海面一次,那么它的头伸进木头里的机率是非常非常小了,但佛告诉我们:“得到人身,比盲龟浮木还要更难!”
) |2 k5 X* [+ ~' ]% {. c: E
9 G& }* ?6 o5 g( l% V9 w5 ~/ q想起来不免汗毛竖立,还好我们现在已经得到人身,真应该好好珍惜。经上常说:“一失人身万劫不复。”“人身难得,如优昙花。”无非是在强调作为人的殊胜与不易,《大智度论》里甚至说:”一切宝中,人命第一。”得到人的身体是最伟大的珍宝,如是信解,就让我们不敢令光阴空过。. k/ R7 t- _* j6 W) F3 Q& A
* ^4 Y; \' V: L1 q' z" R
人所以比其他众生尊贵,甚至比天上的神仙尊贵,乃在于人可以觉悟、守戒、修行、走上清净的菩提之路,如果一个人到这世界上一点也不知道觉悟就死去,就有如从未开放的玫瑰就枯萎了一样,可惜了这副“道器”。
+ m6 M; I8 L: l+ O$ w6 o; S2 J' K A% Z5 Y, e. g8 V' ^" a; ]
这正是为什么出家、受戒之前要问:“你是人吗?”的缘故。
/ b, I# ^4 V& C8 \ l: f8 u; V* ? M/ t7 G) f
为什么一定要这样问呢?7 z: [2 y3 Z. a5 G- S
* r$ \3 p& y+ ?
传说佛陀时代,曾有一条龙很慕羡出家人,就化身为人请求出家,但龙的习气是贪睡,可是睡觉时又不能保持住人身,使它异常痛苦。它和一个僧人同住一舍,有一天,趁同房的人出去托钵化缘,这条龙就躺在床上大睡起来,等同房的人回来一开门,看到一条大龙睡在铺上,他使劲把门关上大叫:“有大蛇!”寺院的人都跑来了,打开房门,除了那位龙比丘外,什么也没看见。看到龙的比丘则坚持他刚刚真的看见一条大蛇。
- ?, Q/ d% o5 D% {1 G+ s9 f! }7 }/ y; v: f# o1 `, J% Q' ~
最后,大家一起去请教佛陀,那位化身比丘只好承认自己是条龙。为了寺院的规矩,佛便订立一个规则:凡是有人请求出家,或受戒时,必须问道:“你是人吗?”
5 T: u% f3 E( K7 r' }- l- f# O8 B' r
天人多好欲染,并且福报太好,难以发心求菩提;阿修罗欲望强盛、嗔恚心大,不能守戒律;畜生受役于人,并且贪痴淫欲,没有机会求道;地狱、饿鬼的众生更不必说了,受苦无间断,哪有机会修行呢?$ |5 A( @ ?1 _+ s7 r! \
' [0 R6 k: b' J4 P, l+ J8 \9 w人虽然诞生在五欲尘劳的世界,欲望苦染交煎,但也因为如此使我们生起超越之心,这就值得珍惜与感恩。9 S; \ D6 q, n: [
8 t5 L. _% ^4 j0 n
因此,每天清晨起来问自己:“你是人吗?”) C* m, N$ B: D. ^% c
) |8 P- m$ f9 ?# G; P s; S& H8 q( s
答案是:“是!”多么肯定而值得欢欣。
- c0 _1 `+ o- Q3 {' q
! s. A; T# J( t, b4 B这一声肯定的“是”,就足以令我们生起敬信之心,进入菩提了。 |
|